假如沒有那次使她傷心欲絕的與丈夫的打架爭吵,她想她是永遠不會背叛丈夫而投進他的懷抱。即使一開始丈夫的心就曾背叛過她,但她卻沒想過要以婚外戀的形式來抗爭。她認為如果雙方在一起不愉快,就應該好說好散,沒必要被婚姻捆綁著大家都不好受。可丈夫死活不同意離婚,丈夫對她來說已經沒有了往日的感覺。她時時要像母親一樣嗬護照顧大她3歲的丈夫,這更使從小就沒有父愛孤獨無助的她總有一種無依無靠的感覺。於是,就在一個電閃雷鳴風雨交加的夜晚,當他伸出溫暖而有力的手時,她躲進了他的懷裏。不曾料到的是躲去了一時對風雨的恐懼,卻再也躲不開她對他的那份依戀,自此以後,她每時每刻都牽掛著他。她明白這隻不過是一種沒有結局的愛,也曾經下過決心要結束這段感情,雖然從開始才不過幾天,卻怎麼也抹不去他的身影。記得她寫過一封信給他:“握緊彼此的手,命運注定我們隻能是朋友。曾經的情意就把它儲存在過去,所有的依戀也埋藏在心底。相信一切的一切都會在凝視的瞬間傳遞,如果是心靈的吸引,就讓心與心的和弦奏響高山流水的旋律,但願有伯牙也有子期。”他讀懂了她的心意,卻不願意壓抑自己的感情,她也抵禦不住他那份熾熱的真情,所以他們依然在繼續。
感情這種東西是最說不清楚的,堅強起來,比鋼鐵還要硬;軟弱起來,簡直就成了一段朽木,絕對不堪一擊。特別是在對待異性的情感上,一旦留下傷痕,往往是永久性的,終生難以平撫。又何況感情創傷造成的原因又因人而異,正所謂各有各的不幸。
朋友之情
春蘭一直在極力回避他,也盡可能不給他機會,她看過許多書,據書中所說男人一般是不本份的。所以當他初次對她有不太禮貌的舉止時春蘭並沒有責怪他,隻用敬而遠之的回避方法。說真的,當時她也真有不敢得罪他的想法而回避他,將近有一年的時間吧,他並沒有因為她的回避而泄氣,當他知道她在回避他時,也曾當麵問過,是不是怕他。之後,他還說不會因為她的拒絕而對她的好感有所改變,還請她放心,即使她沒有應承而他仍然對她是有好感的。他的話使她感動。在那一年裏,他時常送書給她看,都是對她有幫助的書籍。這樣,她在他的關懷、愛護、幫助下,也許是潛移默化的作用,漸漸地她對他也生出了好感,他再次提出讓她做他的情人。他認為與她很有緣,與她能夠談得來。平時在閑談過程中對有些事情和問題她也能得到他的不少的幫助並獲益不淺。最終雖然她在口頭上仍然沒有應允,但在行動中已不再拒絕他對她的親熱。後來她把顧慮及許多不能應承的理由說給他,他在理解的同時卻又在不斷地開導她,說他對她有好感是一種緣分,他並不是個注重性欲的人,否則他完全可以找個比她年輕、漂亮、有才學的人,他注重的是情,是緣分。還說不會勉強她,做她不願意做的事情。她就是信他這句話才敢與他保持這種“朋友、情人都不像”的關係,因為說他們是朋友又少了份尊重,說是情人又多了份拘謹和保守。
婚外戀實際上就是一次新的戀愛,是另一次愛情過程的開始。一般說來,最初都是以精神戀愛為主的,最後絕大多數都會發生肉體上的性愛。如果有條件,就會發展為一樁新的婚姻。
例如我們這段故事的主人公春蘭,她如再不采取理性態度就會使自己的家庭瀕臨毀滅。在她一開始也許隻不過是尋找一種情感,這是她為什麼有情人的理由,盡管事情的發展出乎意料,也是她所料不及的。這種痛苦,這種壓抑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我們沒有理由責怪於她,因為她也在痛苦和困惑的煎熬之中。
性的問題在人類的初始是非常簡單的,人有性的欲望就如同人有進食、排泄和睡眠的需求一樣自然。弗洛伊德認為性欲在乳幼兒期就已經開始萌芽,而到了青春期,腦下垂體、生殖腺各自都會分泌激素,其結果就產生了性欲。
事例2:為了生存
敏曾為做保險而失去了溫暖的家庭和婚姻,第二次婚姻對她來說也並不美滿,讓她感情上倍受煎熬。如果讓敏重新選擇,她再也不會選擇保險了。這份工作太累心了,緊張得常常令人有一種崩潰的感覺。但她做這行將近5年了,多少也嚐到了一些甜頭,看到了平淡之外的風景,有時候也會迷戀這行才有的驚心動魄的刺激和挑戰。現在,她還不想退出,要為了自己和女兒再緊張一陣。一定要幹出成績!
那年她才26歲,正是女人一生中燦爛如花的好年齡。可她已經是一個3歲孩子的母親了。女兒非常可愛。她正是為了給女兒提供一個更好的成長環境才離開醫院的。讓孩子擁有好的成長環境是每一個做母親的基本心願,可是做護士一個月下來連工資獎金夜班費都算上也不過$00多塊錢,很多心願隻能當成想法。可人一旦有一些理想和願望實現不了,就會壓抑、折磨。痛苦時時像針一樣刺痛著她的心。而且那時,丈夫收入較高,兩個人的差距挺大,花錢總得跟他要。盡管是夫妻,但手心朝上要錢的滋味並不好受,然而,他收入再多也有數。有一段時間,她每回要錢,他都跟審賊一樣問:“幹什麼?煩死了!”每當伸手看到他臉色她總是在暗暗地下決心,女人嘛,一定要自強。她總有一種直覺,丈夫遲早要離開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