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兩手都要硬4(2 / 2)

打個不恰當的比方,就象江湖中許多古惑仔提刀去砍大佬,為的就是揚名立萬,江湖同仁笑話的是被砍的人。機關裏卻不太一樣,小人物頂撞大人物,人家也通常也會笑話大人物,但也會笑話小人物不懂事,有個性,但總起來是大人物吃虧多一些。

文光鬥笑著解釋了一遍,程英傑聽說季允祥沒處理他,就感慨地說,“老板知道誰離他近,”他拍拍文光鬥的肩膀,“這下你在南河鎮更加出名了。”

文光鬥剛要說什麼,朱玉濤就過來喊他,說王金鐸找他。

程英傑所言不差,酒桌上大家最願談論的就是官場軼事,當晚,更是通過人大代表的嘴把此事渲染得有鼻子有眼,傳到最後甚至有人說文光鬥限王強三分鍾趕到辦公室,王強晚了幾分鍾,文光鬥暴跳如雷,打了王強一個耳光。

這些話也都傳進了王強的耳朵裏,當晚上王金鐸在鴻賓樓吃飯碰到他時,王金鐸就把他拉到一邊。

聽說王金鐸是受季允祥委托找他談話,他馬上問道,“老板怎麼說?這事怎麼處理?”

看著他滿心希望的樣子,王金鐸有些好笑,“處理什麼?一家子,不是我說你,人代會是鎮裏的大事,你當時那麼說是不負責任的。”他把文光鬥叫來,仔細了解了一下情況,雖說對文光鬥的做法有些看法,但王強當時的話他聽著也不妥。

王強急了,“怎麼,這事就這麼完了?”他眼睛鼓鼓的,肚子裏的氣也鼓鼓的。

王金鐸笑著抽了口煙,“那你想怎麼辦?那天我把光鬥叫出來,讓他當麵給你賠個不是,他一個新兵蛋子,你也不要跟他計較了。”

王強見王金鐸也是這個態度,情知難以改變,他恨恨地說,“早晚我要收拾他。”

王金鐸見他不識趣,有心走開,臨走點撥道,“小文這個小夥子上下都說好,要不也不會競崗時比沈興國票數還多,老板很看重他,你可不要亂來。”

王強看著他的背影,好象明白過來,“噢,季允祥看重他,難怪他這樣強勢,他還真以為自己是二老板?”

後來,隨著王強有意傳播,加上文光鬥的強勢作風,在南河隻要提起“二老板”,大家馬上反應是在說文光鬥。

人代會開完,季允祥心裏去掉一大塊心思,他打電話聯係上海的馬總,商議明天一早出發,李強的心思逃不過他的眼睛,他又給譚俊傑打電話,讓他明早一起去上海。

這個項目他感覺成功的幾率很大,萬一引進來,讓譚俊傑從開始就跟進,也算是經發局的一大成果,也有利於譚俊傑將來提拔。

季允祥、譚俊傑去上海的幾天裏,文光鬥白天忙於應付辦公室的人來人往,下通知組織雙管單位年終座談,抽空又到兩辦去走訪了幾個科長,算是正式對上了碴,搭上了線。李鬆波又讓布置會議室組織年終測評,他一個人忙得腳不沾地。

晚上,他就開著麵包車,從市裏的曹國慶、張元昌等人開始,到鎮裏的李強、王金鐸、唐桂森、張世勇等人,再到村裏的賈平安等人,他基本是扔下東西說幾句話就走,即便是這樣,從早忙到晚,睡又睡不好,幾天下來他也有些疲累。

劉曉英有天早上上班誇張地說,“文秘,這幾天臉色可不好啊。”文秘是大家表麵上對他的昵稱,因為他姓文嘛。

劉曉英又看看周圍,悄聲說,“測評結果出來了,你又排在前麵,嗯,可有人妒忌了啊。”說完,她笑著走出辦公室。

不用說,文光鬥也知道她指的是誰,不過,測評排在前麵他還是很高興的。

陰曆臘月二十三過小年,龍城人俗稱辭灶節,辭灶節這天,龍城人中午一般吃年糕或米飯,晚上吃麵條或餃子,晚飯後開始給灶神擺上糖瓜、棗糕祭灶,從這一天開始,過年也正式拉開序幕。

同樣,從辭灶這天開始,鎮上也開始放假,大多數機關幹部分完年貨就回家忙著準備過年了,隻留下中層站所長和兩委成員繼續堅守崗位。等到了年三十前兩三天,中層們又都回家了,隻留下兩委成員繼續值班到臘月二十九。

辭灶這天,季允祥也沒有回來,譚俊傑打回電話,讓文光鬥跟陳貴財負責分發年貨。

譚俊傑早就把年貨都訂好,陳貴財一邊打電話通知把年貨拉到西院,一邊讓朱玉濤給各個站所下通知。

年底了,鎮裏的工作基本處於掃尾階段,這個時候是機關幹部最輕鬆的時候,大家這幾天都在關注著年貨,辛苦了一年,都盼望著拿點東西回家讓爹娘高興一下,讓老婆孩子也改善一下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