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牽牛要牽牛鼻子1(2 / 2)

這樣,不用北莊村的群眾自己選,七八個人自動留下由機關幹部陪著走進辦公大樓。

看著北莊的群眾聚集到政府大院門口,大院裏秩序恢複正常,他快步跑回辦公樓,拿了筆記本,又急步跑上二樓,等到他走進二樓會議室,張德亭、李秋霞、唐桂森都已經坐辦公桌一側,另一側坐著幾位村民,就連賈積賢也不知什麼時候冒了出來。

“小文,你再去催一催,王強和王永慶什麼時候到?”張德亭吩咐道。

文光鬥答應著往外走,他走下二樓的台階,從玻璃上正好可以居高臨下看到大門外邊,剛才沒注意到,大門外還停著幾輛拖拉機和汽車,難道這是有組織的上訪行為,他不禁又想起昨天中午強灌王永慶的事,難道這是他蓄意報複?

來到辦公室,“你再催催王永慶和王強,看他們走到哪裏了?”他吩咐朱玉濤。

朱玉濤看看他,“剛才打了一遍了。”

文光鬥壓住性子,“那就再打一遍。”

朱玉濤看看他,隻得重新拿起電話。放下電話,他說道,“王永慶說正在輸液,讓王學積過來,王強說局裏正在開會,讓副所長董延坤過來。”

文光鬥一聽,得,正職全不到,副職來能解決問題嗎?他走上會議室跟張德亭小聲說明了情況,張德亭一聽,臉上卻毫無表情,他繼續說道,“等會兒村裏的領導和供電所的領導都過來,你們兩家再商量一下,有什麼具體要求可以跟秋霞鎮長提,桂森、光鬥,你們多靠一靠。”

他說完,就往外走,大家包括幾位村民都站起來,目送他出去,文光鬥突然感覺張德亭身上的官威過完年後陡然增重。

李秋霞見張德亭出去,她又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去年不是挺好嗎?”

幾位村民可能都有些敬畏張德亭,卻並不懼怕李秋霞,七嘴八舌紛紛說了起來。文光鬥從他一言你一語中,又從唐桂森的小聲提示中,也漸漸聽出個大概。

北莊村的電費糾紛確實是個曆史問題,在鄉鎮越是這樣的問題,越是複雜,糾纏不清,越是誰也不願伸手,都怕惹上一身麻煩。

起初,市電業局在北莊村建了一個變電站,占用了北莊村的土地,而補償卻沒有到位,村民看不到補償,在村裏或明或暗的支持下,就開始拒繳電費。

加上村裏線路老化,供電線路的電能損耗很大,供電所從村裏變壓器統計的供電數與用戶電表實際用電數差額太大,並且每年都要增加,村裏拖欠供電所的電費也越來越多。

村裏的電費收不齊,供電所就開始停電,特別是王強上任以後,特別強勢,三番五次停電,更是在鎮裏的協調會上直說,電費收繳不到絕不會給村裏改造線路,村民與供電所的衝突也越來越大,幾次供電所的人員到村裏都被打得到處亂躥。

供電所是雙管部門,管理權限在龍城電業局,鎮裏發展還要依賴電業局的支持,一些供電項目還有求於電業局,所以兩任書記都采取了壓製村民的做法,對拒交電費的行為進行打擊,包括采取單戶強行斷電等措施。

李秋霞也是這個思路,王永慶後來又找到李強,李強這次卻也站在李秋霞一邊。

通過整治,村民不交電費的現象得到緩解,對於線損和曆史遺留問題這兩個根本矛盾,卻絲毫沒有解決,北莊村為了衝減線損,用戶繳納的電費達0.75元/度,已高於國家規定的農網電價0.6元/度。

這樣的高價電是村民不能接受的,三番五次上訪。去年,李秋霞代表政府答應由鎮裏解決一部分、村裏解決一部分,農戶自己再拿一部分的辦法先把線路進行改造,但因資金遲遲不到位,也拖拉下來。

村民看不到改造線路的希望,年前又開始拒繳電費,年後王強馬上給他們來了下馬威,剪斷並拿走北莊村2台變壓器3.5萬伏的供電線。

九九過後,春和啟泰,天氣變暖,大部份農戶過年冰箱裏的食品還沒吃完,停電後用不了多久,就會變質,而村裏的冷凍廠,則麵臨更大更嚴重的損失,這就出現了上午的一幕。

董延坤到底是雙管部門,他還沒到,王學積先到了,他一進門,就大聲朝北莊村的幾個群眾喊道,“都給我回去,你們淨給鎮裏添些麻煩!”王永慶不在,他身上倒很有底氣。

李秋霞嚴肅地說,“你先坐下,”她嗓音有些弱,雖然臉上嚴肅,說話也不帶煞氣,“等會供電所的董所長也過來,你們商量一下,供電所先把電接上,他們回去做做工作,把電費繳齊了。”

唐桂森、文光鬥都看著王學積,王學積掃了一眼文光鬥,“電費雖然是陳年老賬,但剪電線是個新問題,我們村裏一致要求,換個經驗豐富的包村幹部,代表北莊跟供電所談判。”

聞聽此話,文光鬥心裏一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