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氣的介紹(1 / 1)

該法以立足中醫科學、簡明易學、短期通督、療效顯著、無副作用、老少鹹宜等特點,深受醫學界、科學界和廣大民眾的好評。 真氣運行學五步功法(靜功)分為五步,前一步是後一步的基礎,後一步又是前一步發展的必然趨勢。概括來看,真氣運行的整個過程中,身體將起到三種不同的變化。即第一、二兩步主要是通過一定的形式,調整呼吸推動真氣,使體內真氣集中於丹田。這個階段古稱為\"煉精化氣\"。這是第一階段,也是初級階段。第三、四兩步是把丹田積足的真氣,衝通督脈逆運而上,直達腦海,恢複和增強大腦的功能,提高大腦皮層的保護性抑製力量。這一段叫做\"煉氣化神\",是中級階段,身體的變化比較明顯。第五步以後,功夫更加純熟精練,由於經絡暢通無阻,功中產生的各種觸動現象也都逐漸平靜,越來越提高了真氣運行的規律性。機體功能增強,活力旺盛,大腦皮層的保護性抑製力量發揮得更好。因此靜境更加明顯,表現為清清靜靜,心如止水的樣子。這一階段叫做\"煉神還虛\",屬於真氣運行的高級階段。 真氣運行五步功法(靜功),練通小周天、大周天,經過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三個階段,可獲得防病治病,健身延年的效果。機體生理功能呈現後天返先天的變化,繼續鍛煉,原則上是以功為法,以靜為務,以守為成,向煉神還虛的高級階段邁進,冀以達到長生久視,返樸歸真的終極目的。 基本內容

編輯本段練功姿式

初學真氣運行法要有正確的姿勢,作為初學者的規範。練習真氣運行有行、立、坐、臥四種形式,其中以坐式為主,其他姿勢為輔。為有效地促使真氣運行不斷進步,除坐式以外,還可隨時隨地采取多法進行。

坐式

坐式有盤腿和垂腿兩種姿勢,主要按照個人習慣和環境條件,自行選擇。一般認為盤腿坐過於形式化,且易麻腿。因此,一般采用垂腿(坐椅凳)坐式較為便利。

盤腿坐式

“雙盤式”是把左腳放在右大腿上麵,再把右腳搬到左大腿上,兩手相合置於小腹前麵。這個坐法隻是為了坐得穩固不易動搖,但沒有相當功夫不易做到。“單盤式”是把右腿放在左腿上麵,手勢如前法。這比雙盤易於做到。“自由盤腿”是將兩腿互相交叉而盤坐,是一般人習慣用的坐式。

垂腿坐式

坐在高低適宜的椅凳上,以坐下來大腿麵保持水平為度,小腿垂直,兩腳平行著地,兩膝間的距離以能放下兩拳(拳眼相對)為準。兩手心向下,自然的放在大腿麵上。兩肩下垂,腰須直,勿用力,不要挺胸駝背、仰麵低頭。下頜略向回收,頭頂如懸。體態以端正自然為標準。此式為現代習慣采用之姿勢。

臥式

右側著床伸下腿屈上腿,右手曲肱將手置於頭之前下側枕上,左手放在左胯上,此式應用為坐功之輔助,或體弱不能坐者采用之圖。

站式

站式有各種姿勢,在這裏不一一介紹。茲介紹方便易行的一個姿勢,以為坐功之輔助功。兩腳並立,兩手覆於丹田(左手掌心覆於丹田,右掌心覆於左手背上)。鬆肩垂肘,含胸拔背,虛心實腹,眼半垂廉一切要求同坐式。?

行式

行路和散步時,目視前方三五步處,意守鼻尖,神不外馳,依行路的速度,一般為三步一呼,一步一吸,四步一個呼吸。如能長期鍛煉此法,對走長路很有幫助,可以久行不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