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思亂想一番後他駕著追風手持寶劍帶著兵馬呼嘯著衝向前軍。黃忠此刻手持大刀策馬衝入敵陣,不時有敵軍身首異處。孔寔興奮地衝向戰場,官軍有了這二百人的加入壓力也是減輕了不少,孔寔雖說沒有正統的學過舞劍,但是靠著一股熱血愣是斬殺了不少敵軍,甚至還斬殺了一員敵將。官軍看到自家公子都是如此英勇,士氣也是節節升高,反觀黃巾軍隊,本身裝備就不如官軍好,而且自己的指揮官又不衝上戰場為他們起一個帶頭作用,再加上己方武藝能拍得上號兒的大多都死於黃忠刀下,士氣一降再降,根本不是官軍對手,五百官軍殺的兩千黃巾丟盔棄甲,最終逃之夭夭。戰鬥一結束,孔寔便命人打掃戰場並清點戰損。官軍戰死一百餘人,大多都是前軍。他們因為措手不及而被黃巾擊殺。俘虜三百餘人,其中除去受傷的黃巾軍之外,剩餘二百多個青壯漢子加入了官軍,裝備也換成了官軍的優良裝備。
說起這裝備就要說起俞顏了。他知道自家主公這一路上指定要招兵買馬,所以特地帶了三千套裝備,此刻正好用上一些裝備黃巾降兵。這次戰鬥他們還斬殺了黃巾七百餘人,繳獲裝備一千套,五十匹馬。這些繳獲的物資中裝備可以再扔回鐵路重新打造一些更好的裝備,馬匹雖然沒有幾匹好馬,但是也夠孔寔組建一個小型騎兵斥候隊,傳遞一下消息總是比步兵要好很多。從這些俘虜中孔寔得知此次前來襲擊他們的是汝南黃巾何曼的手下,本以為他們是許氏族人前去購糧的人馬,沒想到走進一看卻是官軍,而官軍以為黃巾軍是來攻擊他們,自然而然就想先下手為強,沒想到卻是一場誤會。不過這場誤會為孔寔帶來了一個騎兵斥候隊和百餘兵馬。
從這些俘虜中孔寔還知道了何曼現在還有兵馬三千,除去已經戰死投降的一千人,還有兩千兵馬受到何曼的直接控製。而許氏家族的家主便是許褚。何曼當時為了手下士兵生計向許褚借糧。許褚是誰?也是一個小士族。本來許褚就厭惡匪徒,更何況何曼這種臭名昭著的匪徒。於是兩人決一死戰,何曼重傷,五千舊部因為受不了忍饑挨餓離去了兩千多人,何曼也沒有去追殺他們,剩下三千兵馬對他忠心耿耿。這次戰鬥若不是官軍實力太強,黃巾軍餓著肚子作戰,誰勝誰負還真不好說。孔寔聽完降兵們的話後決定盡可能收服許褚和何曼。何曼這種做法值得他欣賞,而且何曼沒有打劫過百姓,各方麵也都有約束黃巾軍,這使得他的部下在當地名聲較好。至於許褚孔寔是想讓他給自己當個保鏢,要不然自己的安危沒有保障。
構思好了之後的戰略,孔寔帶領大軍向汝南城緩緩進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