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定了主意,林媛打算下次再見到大舅的時候,一定要好好地跟他探討一下種大豆的注意事項。
一邊想著大豆的事,林媛不慌不忙間已經把所有的豆皮都煮好撈起來了。外邊天氣正好,在牆上栓了根幹淨結實的細線,林媛用筷子一根一根地把辣條夾起來放到細線上晾幹。
剛剛在廚房裏的時候,這些辣條就已經半幹了,再晾上半天應該就好了。
趁著這個功夫,林媛拿出了之前用來寫菜譜的小本子,繼續在本子上寫稻花香準備要出售的各種糕點。
月餅是必須有的了,隻不過那是時令性很強的東西,不能一直賣。所以她就把月餅做了一點改良變成了老婆餅。
其實餡料還是一樣的,隻是麵皮更酥脆了一些,放的油多了也就更容易分層了。
另外她還想出了另外兩個係列,一個是大戶人家辦喜事時用的喜餅,一個是生完孩子坐月子時用的喜餅。
這些東西的餡料跟月餅比起來沒什麼兩樣,都是在外形上有了區分。辦喜事的喜餅,她全都是用的圓形的,且每個餅的花色也不同,有的是各種吉祥祝福的話,有的是新郎新娘的剪影,還有的是象征美滿的玫瑰花,其實就是月季。
她本來是打算找玫瑰的,但是找了好多地方,都沒有發現有正宗的玫瑰花,沒辦法,隻好用差不多樣子的月季來代替了。
其實這個年代的人對鮮花也隻是僅限於欣賞之用,還真沒有人想到這些話代表的含義。
從這個角度出發,林媛特意給一些不同的花朵賦予了不同的意思,就像是玫瑰花,代表浪漫,百合代表百年好合,蘭花代表我等你。
她已經打算好了,等到稻花香開業那天,她就在店裏各個角落擺上一盆嬌豔欲滴的鮮花,把這些花的寓意宣傳出去。既新鮮,也給她的月餅做了一個非常好的宣傳。
至於小孩子過滿月用的喜餅,她就做的更加可愛一些了。其中最讓她滿意的就是那一套十二生肖的動物喜餅了,到時候東家完全可以通過孩子的屬相來選擇自己需要的喜餅,非常有代表性。
除了這兩個特色以外,她還設計了不少其它吃食,像是自己在家裏做過的驢打滾啦,爆米花啦,當然還有她在福滿樓跟吳師傅競技時做的桂花糕。
這桂花糕也算是林媛手裏的一項絕技了,她相信隻要推出來定然能成為稻花香的一個招牌糕點。
在本子上一一記了下來,一抬頭正好看到外邊晾的差不多的辣條,林媛抿唇一笑,順手把辣條也給寫上了。隻是沒想到自己這麼一順手,原本不在計劃之中的辣條竟然也成了全城瘋搶的一道美食。
把改寫的寫來後,林媛檢查了一番辣條,發現已經晾的差不多了,就開始著手準備炒辣條了。
在鍋裏放了一些油,等油熱了以後,再放進去薑末、辣椒碎、花椒大料,還有一些糖,爆香後再把醬油和半小碗水倒進去。等到燒開了,辣條全都扔進去,用小火慢慢地煮開,等到鍋裏的湯汁快要收幹的時候,就可以用筷子把辣條一根一根地夾出來了。
夾辣條的時候要分外小心,一個是怕把辣條夾斷影響外觀,再就是一定要把香料什麼的都留在大鍋裏,若是辣條上沾了這些香料,吃起來就會影響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