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陳鐵將軍與蔣介石的恩怨(1 / 3)

人物春秋

作者:厐思純

陳鐵出身黃埔,最終起義。其與蔣的恩怨,值得玩味。

1949年11月21日,貴州綏靖公署副主任陳鐵與國民黨八位將軍在遵義宣布起義。消息傳出,無疑對那些尚在觀望的國民政府軍政人員是當頭棒喝,迫使他們迅速做出抉擇。12月9日,雲南昆明的盧漢、龍雲與四川彭縣的劉文輝、鄧錫侯、潘文華等相繼起義,中國人民解放軍隨之進入西南,順利接管國民黨政權。陳鐵——這位黃埔一期生的抗日名將,曾任國民黨第五與第六集團軍、東北“剿總”副總司令的高級將領,為何在國民黨政府倒台之際與老師蔣介石決裂?究其緣由,十分曲折,亦令人玩味。

入主中央師,忻口顯英豪

1934年8月,國民黨第八十五師師長謝彬在鄂西圍剿紅軍時陣亡。軍中無主,人心浮動,擔心桂係趁隙而入,據為己有,於是蔣介石急令軍令部調第八十三師副師長陳鐵接掌該師師長。

陳鐵為何被調往這支以貴州人為主的部隊?原因很簡單,一則陳鐵是貴州遵義人,能被貴州軍人接受;二是陳鐵為黃埔軍校第一期學生,參加過東征、北伐,討伐過福建“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深得蔣介石賞識與信任。

然而陳鐵接任之路並不容易,最大的阻力來自覬覦師長大位的第八十五師參謀長劉竹銘。當謝彬陣亡的消息傳出後,正在南京陸軍大學高等教育班進修的劉竹銘計上心頭。他去見軍政部長何應欽,謊稱“副師長(陳鴻遠)失蹤,請求回師辦理善後”。得到何的首肯後,他到武漢行營主任何成濬處騙得一張代師長的委任狀,迅速趕往第八十五師搶班奪權。劉竹銘到部隊後,立即展開陰謀活動,采取利誘、欺騙的手段,意在聯合團、營級幹部,拒絕陳鐵的任命。

陳鐵也不是省燈的油,自有對付這種小人的辦法。作為反製,他一麵將劉竹銘的所作所為報告蔣介石,一麵要求副師長陳鴻遠返回部隊共事。對此劉竹銘低估了對手的能量,他竟然當麵威脅陳鐵道:“我們鋪好的床,誰來睡都不行!”見對方毫不畏懼,他又集合部隊示威,甚至揚言:“陳鐵要當師長,他就把部隊拖去投靠桂係。”

陳鐵深知劉竹銘工於心計、手狠心毒,為了利益無所不用其極。為了挫敗對方的陰謀,陳鐵視察駐地,與官兵溝通感情,在爭取到代參謀長毛夢先及多數下級軍官的支持後,立即將部隊帶到四川萬縣整訓。劉竹銘對此極為憤怒,仍策劃把部隊拉走。陳鐵見其不知悔改,於是釜底抽薪,將其親信團、營級幹部一網打盡。劉竹銘仍不死心,欲作困獸之鬥。這時第八十七師師長孫元良奉蔣介石之命,突然出現在他的麵前,將搞不清楚狀況的他逮捕,隨之將其押往宜昌,交軍事法庭審判。

陳鐵履任新職後,對部隊幹部進行大換血,建立以貴州子弟為主體、以黃埔軍校畢業生為各級領導層的部隊。為了使第八十五師適應現代戰爭,他成立軍士訓練隊,特聘德國顧問魏爾克進行嚴格的軍事教育;為挽回劉竹銘給部隊造成的負麵影響,陳鐵整飭軍紀,樹立個人威望。在得到中央政府撥給的新式裝備後,第八十五師士氣高昂、麵貌一新,成為當時二十個整編師之一。

抗戰爆發後,第八十五師從駐地蚌埠出發,北上抗日。在河北滄州火車站登車前,陳鐵集中官兵訓話,慷慨激昂地指出:在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抗禦外侮、保家衛國是每一個中國人的神聖使命。當談及日寇所到之處屠城殺戮、奸淫擄掠、無惡不作時,陳鐵動容地高聲問道:“誰無父母子女?誰無兄弟姐妹?誰不是父母所生所養?淪陷區的同胞和我們一樣都有自己的親人,如果我們不奮勇殺敵,驅逐倭寇,那麼淪陷區的同胞今天不幸的遭遇,明天就會輪到我們身上。”陳鐵的話感染全師官兵。聽者無不為之義憤填膺,同仇敵愾。隨著一聲令下,第八十五師懷著禦寇保國之情,登上了北去的列車……

陳鐵率部抵達保定時,張家口已失守、長城南口亦背腹受敵。這時,第十四軍軍長李默庵,由於擔心日軍截斷後路,在留一團人防守千軍台之後,率部增援湯恩伯的第十三軍去了。日軍見第十四軍傾巢出動,便乘虛而入,猛攻千軍台。第八十五師及時趕到,見守軍傷亡慘重,及時接防應戰。在猛烈的反擊中,第八十五師予敵重大傷亡,迫使其無功而返。第八十五師乘勝追擊,直至長城南口抓舌山一帶,與敵激戰一日後,奉命轉移到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