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9章 中國姑娘眼裏的外國婆婆(1 / 1)

跨國婚姻中出現的問題很多,從語言的不通到生活習慣的不同,再到和婆婆相處的風俗不同等等,真的是能讓你一籌莫展!

白梅嫁給了日本小夥子,一開始剛到日本的時候,白梅感覺挺新鮮的,一切都覺得很好。因為白梅比較能幹,而且還有日本女孩少有的和長輩之間相處的能力和耐性,對此婆婆和兒媳婦都暗自高興,覺得自己很幸運。白梅也為自己高興,一下子越過了國際障礙。

但後來白梅有了孩子,才發現國際文化差異給自己帶來的還有很多的不理解以及和婆婆之間的矛盾。

白梅的孩子是在中國出生的,自己的父親寧願煮飯洗衣,母親也忙著幫白梅帶孩子,在父母雙方的精心照料下,不出一個月,一家三口都長得白白胖胖。白梅每天也開心無比。

可是很快地回到了日本,情況就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不出三天,白梅就發現了很多婆婆的“不是”。

首先,白梅覺得婆婆不疼孩子。證據是孩子晚上哭得很不正常,婆婆居然也能睡得安穩,好像和自己一點關係也沒有。要知道,這是白梅第一次做媽媽啊。萬一孩子出了事怎麼辦?但是丈夫說了,如果你想喊媽媽幫忙,直接說不就行了。白梅也說了,這種事情就得婆婆主動關心,怎麼能讓做兒媳婦的懇求?

其次,白梅覺得婆婆沒有責任心。總喜歡把孩子當成玩具玩,玩完了就幹自己的事,很少照顧孩子的起居生活。對此,丈夫也說了,孩子是自己的,又不是婆婆的,幹嗎非要讓婆婆給洗澡、喂飯?但是白梅依然接受不了丈夫的理論,在中國的時候,自己的父母就能心甘情願地給孩子洗澡、喂飯,為什麼日本婆婆就不行呢?看著日本婆婆依然在那裏種草插花,搞小資情調,全不顧媳婦已經焦頭爛額,疲憊不堪,白梅的心裏很不是滋味。

還有,婆婆對孩子的玩耍不聞不問,不管孩子怎麼鬧都不管,而白梅稍微睡個午覺都會四處打鑼,弄得路人皆知。

白梅並不是那種家長裏短的人,也不會為這些俗事斤斤計較,但是這些發生在家庭中的事情,讓人難以理解了。已經逐漸成了一種精神負擔,讓人感到難耐!

根據有關資料顯示,國際婚姻越來越多,特別是與日本人結婚的數量在不斷上升。中國人在日本的婚姻呈多極發展趨勢,可謂形形色色。而且專家告訴我們,中國人和日本人結婚,女性要多於男性。根據我國政府有關材料表明,1997年,一方是外國人,一方是日本人的國際婚姻數為28 251件,其中夫為日本人、妻為外國人的這類情況,中國人占的比例最多。夫為外國人、妻為日本人的情況,中國人排在美國人之後,為第二位。

之所以出現這樣的狀況,根據心理學家的分析,一是因為改革開放後大批留學生去外國學習和生活帶來的結果,大家在一起學習和工作,難免就會產生感情;二是國際婚姻的出現其實是對我國固有婚姻觀念的一種解放。而具體到每個結婚者又有著不同的複雜因素,有不少人確實在交往中產生了愛情,但也不排除日本是個發達國家,其較高的生活水平所產生的吸引力成為這種婚姻關係的重要因素。

但是,有結婚就會有離婚,這一點都不奇怪。異國婚姻之所以那麼容易出現問題,主要原因還是生活方式和各地風俗的不同,以1997年為例,夫為日本人、妻為中國人,離婚數占當年結婚數的34%;夫為中國人、妻為日本人,離婚的占當年結婚的35%。

但是仔細想想,就是國內婚姻,也有很高的離婚率。因此,異國婚姻並不是不提倡,而是要在結婚前做好相應的心理準備,了解異地的風俗,了解婆婆的秉性等。當然,如果結婚後在中國生活,那就方便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