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3章 TIPS:兩個女人的心理解析(1 / 2)

“安”字下麵是一個女字,這就是說,屋子裏有一個女人是安靜的。那麼,如果屋子裏有兩個女人呢?屋簷下若是有兩個女人,就難以安寧,這兩個女人就是婆婆和媳婦。

現實生活中,每家每戶的屋簷下恐怕都有許多婆婆和媳婦之間的故事吧?這些故事有的開心,有的磕絆,有的溫馨平和,有的爭吵不休……

我國自古流傳著“十對婆媳九不和”的諺語,婆媳矛盾一直是千百年來令走入婚姻圍城的女性為之困擾,也令所有男性為之頭疼的問題。當然,每個家庭都不希望有這種矛盾發生,但是這卻是曆史文化長期形成的一種固有思想觀念和生活習慣差異。這種差異最終導致了婆媳之間處理問題的方式和方法截然不同,矛盾由此凸顯。結果往往是婆婆不滿意,媳婦有抱怨,兒子夾在中間萬般無奈,而孫子開始恐慌……。這就是一種常見、而又很奇特的家庭關係,這種關係絕大多數人都處理不好。

對此,心理學家告訴我們,婆媳之間的矛盾歸根結底還是因為夾在中間的那個男人。有些矛盾是因這個男人而生,而有些矛盾,這個男人完全有能力避免。究竟為何那麼多的家庭過不去婆媳矛盾這個坎?為何婆媳關係依然成了影響家庭幸福的一個重要因素呢?

首先,婆媳雙方都應摒棄一種心理,那就是“見外”心理。婆婆和媳婦之所以會有矛盾,是因為他們缺少與生俱來的親近感。

為什麼社會上隻有“女婿是丈母娘半個兒子”,而沒有“媳婦是婆婆半個女兒”的說法?

俗語說:“隔層肚皮隔座山。”那些母女之間本不是事情的事情,到了婆媳那裏常常變成了事情。這種現象做媳婦的都有體會,比如自己的媽媽罵自己,不管罵得有多重,當時自己怎麼再委屈和鬧矛盾,過後都不會記在心裏。但是婆婆不同,如果被婆婆說了這麼一頓,不管是輕的還是重的,兒媳婦恐怕都會想不開,不是覺得婆婆在故意刁難自己,就是想著如何去抵抗、去衝撞,有時甚至還會“一輩子都忘不了”。

婆婆也是如此,如果是和自己的女兒生氣,或許幾天就淡忘了。但是和兒媳婦生氣不同,和兒媳婦生氣心裏的那個結就很難解開,甚至會漸漸變成死結。

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就在於婆媳之間缺少這種與生俱來的親近感,且雙方同為女性,本身就存在著相斥性。對此,心理學家指出,如果婆婆把媳婦當做親生女兒,媳婦把婆婆看做親生母親,就能處好婆媳關係。這種說法並不苛刻,而且還很善良,同時也是一種美好的理想,但是並不現實。因為畢竟婆媳關係不是母女關係,畢竟大家還是願意看到婆媳之間的客氣,而不能像血親之間那樣親密無間。要保持婆媳之間良好的關係,就要既像母女又不像母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