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前言 經營婚姻是一門藝術前言(1 / 1)

從相識、相知、相愛,到最後步入婚姻的殿堂,每對男女都希望自己的婚姻生活幸福美滿,兩個人能夠共同攜手走過風風雨雨,白頭偕老。可是現實生活中我們發現,雖然每個人結婚時的初衷都是一樣的,都是希望婚姻之樹、愛情之花能夠長長久久、和和美美,但結果卻截然不同:有的夫妻結婚幾十年依舊恩愛如初,根本就沒有什麼所謂的“七年之癢”,更沒有什麼婚姻的“瓶頸之年”;有的夫妻結婚多年卻都是吵著過日子,兩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不吵反而不正常,整天是雞飛狗跳孩子叫,弄得家不像家,甚至於最後走向離婚……一樣的婚姻願望,卻有著不同的結果,這是什麼原因呢?

人們總是寄希望於現實,拿婚姻與愛情來作比較,希望婚姻怎樣怎樣。其實該做的事是你想讓你的婚姻怎樣,你要如何經營婚姻。首先,我們要知道愛情與婚姻不同:愛情是浪漫的,可以花前月下歡愉,而婚姻則是現實的,必須柴米油鹽過日子;愛情是花,婚姻是果實。花總是美麗的,果實卻不一定都是美好的。其次,當婚姻出現問題,出現了不如意時,夫妻雙方都不要互相抱怨,而要考慮解決問題的方法。很多夫妻在婚姻出現狀況時就會懷疑自己當初對婚姻的選擇,其實,與其抱怨、懷疑,還不如多花點兒心思經營自己的婚姻來得實際。

不要抱怨婚姻——婚姻本沒有錯,婚前兩人的選擇更沒有錯,更不要羨慕戲劇中所謂完美的婚姻。文學作品中的愛情之所以永恒,是因為它隻描述了愛情極其燦爛的一部分,或生離死別,或長相廝守。祝英台、梁山伯若能終成眷屬,恐怕也得為生活中的瑣事大動肝火;《泰坦尼克號》中的男女主人公若幸免於難,說不定也會移情別戀。其實,戀愛中的愛情靠體驗,婚姻中的愛情靠經營,隻是婚姻中的愛情更現實一些罷了。

夫妻二人最終能夠踏上紅地毯,都是經過深思熟慮,且因為彼此性味相投,才最後走到一起的。要知道,婚姻不隻是兩個人的結合,更是兩個家庭的結合,所以婚姻中有矛盾,也要將之視為正常現象。就像富蘭克林說的:“結婚以前睜大你的雙眼,結婚以後要閉上你的一隻眼。”的確,對待婚姻中的事,夫妻雙方不妨裝裝糊塗。糊塗並不是去忍氣吞聲,而是換一種思維方式。婚姻是兩個人的事,彼此需要把生活中的那些雞毛蒜皮芝麻綠豆的小事模糊處理掉,不要總是斤斤計較,當然原則性問題除外。夫妻雙方彼此多一些理解,多一分寬容,給對方多一點兒自由的空間,就會收獲更多。因為在婚姻中沒有贏輸,贏則雙贏,輸則雙輸。

許多人在婚前以為,一張結婚證書就能保證愛情的純潔、婚姻的美滿,然而在婚後才發現期望和現實之間的落差很大。因此,有人將婚姻比做是愛情的墳墓。可是轉念一想,如果沒有婚姻這個墳墓,愛情就會死無葬身之地。所以,如何打造浪漫的婚姻生活,將新鮮的愛情進行到底,是婚姻中的人要思考的問題。魯迅先生說過“愛情需要時時更新”,如果不注意更新自己的愛情,那它消退的可能性就會很大。

然而,讓婚姻生活做到和諧、快樂、美滿、幸福又談何容易?正如列夫·托爾斯泰所言“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卻各有其不幸”一樣,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所以,要想將這本“經”念得順溜兒,使這本“經”不再難念,就要靠夫妻二人齊心協力,花點兒智慧,學會經營婚姻。

經營婚姻也是一門藝術,《不抱怨的婚姻》用自然樸實的語言向人們介紹了如何做個好妻子、好丈夫,在家庭中履行好自己的職責;如何經營好自己的婚姻,讓婚姻時時保鮮;夫妻二人如何化解矛盾及化矛盾於未然;在困境中夫妻該如何相互攙扶著共渡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