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彈劍論道(1 / 2)

“據《孫臏兵法》中所載,劍乃黃帝所鑄,當時黃帝便是憑劍在逐鹿之戰中擊敗了蚩尤。”

青袍道人問道:“你可知道泰阿寶劍?”

方祖賢點頭道:“知道。”

“那你可曾知道因為此劍而引發過一場大戰?”

“何戰?”

青袍道人抖了抖衣袍,緩緩說道:“當年晉國出兵楚國,就是為了得到楚國的鎮國之寶--泰阿寶劍。晉國當時極為強大,一時之間,晉軍破楚國無數城池,列兵楚國國都。而後晉國在最後一戰中竟被擊敗,據說此戰之勝,便是因為楚王手持這泰阿寶劍得了劍中的天地之力,由此可知其劍的魅魄之力。”

“其後,劍的再次巔峰對決,便是荊軻的短劍與秦始皇帝的長劍之戰。但,你也應該知道那時的劍皆是青銅之劍,由於銅的特性,劍極其折損,所以劍身也不能太長。直至漢時,方才出現了比銅劍強硬鋒利得多的鋼鐵之劍。而那時的劍之所以有如此大的成就,全在於百煉鋼之法。”

方祖賢雖然聽不太明白青袍道人為何講這些亂七八糟的事,但他還是認真地聽他繼續講下去,直覺告訴他,劍應該在某些地方與刀一定是相通的,隻是他眼下不知道罷了。

方祖賢對於百煉鋼很是不解,因為他從來沒有接觸過這方麵,但他知道,如若能多多了解這方麵的東西,對自己日後的成長發展會有較為深遠的影響。

於是他問道:“敢問真人,何謂百煉鋼?”

青袍道人正色道:“劍,真正的劍是極其講究的。戰國之末,便已出現了煉鐵之術,然而那時隻是把鐵礦石在較低的溫度下冶煉,如此冶煉而出的鐵疏鬆多孔,稱之為綿鐵,故此其硬性不高,不適合鑄兵。當時的青銅劍硬性足夠,但柔韌性不足,劍脊太薄則一折而斷,劍脊太厚,則會影響到劍的份量和鋒銳度,從而影響到交戰的局勢,且無論劍是厚是薄,在交戰對碰中又容易損折。”

“直至漢時,用以高溫冶鐵,而後百般錘煉而成鋒利無比的鋼鐵之劍。何謂百煉鋼?當以高溫冶煉出鐵之後,還不能直接當成材料鑄劍,一定要經過反反複複的折疊鍛打,將鋼鐵之中的雜質與氣孔鍛打出來,錘煉密實。如此煉出來的鋼鐵方能剛柔並濟,才能鑄劍。鑄劍想似簡單,然其要曆以錘煉,淬火,研磨,拋光,開刃等二十餘道複雜技藝,方能成就一把剛柔相濟的上等好劍。”

“有一種劍,它超脫了劍的本身,成為了一種極端權威象征,它就是--尚方寶劍。”道人一字一頓。

“尚方寶劍?”方祖賢眼睛一亮,這個物事他還是耳聞過無數次的,隻是不曾親眼見過罷了。

道人看著方祖賢,笑道:“相信你應聽聞過的,此劍內外殺伐,出外定奪的之用你也應該知道,但你可知這尚方寶劍的來曆?”

方祖賢點了點了,然後又搖了搖頭,尚方寶劍那具有生殺大權的權威他自然是聽聞過的,隻是尚方寶劍如何而來,他卻是半點不知。

“尚方寶劍,乃是漢時所創,這所以稱其為尚方,除了字麵之義,重要的是,此等劍乃是由其時少府尚方令所鑄,故此取名為尚方。”

方祖賢恍然大悟:“原來竟是這樣。”

“劍在當時乃是身份地位的象征,但漢時,北方匈奴肆虐,中原的鐵劍在與匈奴的胡刀對陣時,劍的殺傷之力竟然遠劣於胡刀。因為劍是刺兵,刀是擊兵。劍是雙刃,刀是單刃,在戰場上,劍的劈砍之擊可想而知是何等之弱。此後兵器逐步改良成厚脊薄刃的刀,於是刀便漸趨成為軍中常見且最受歡迎的兵器之一。前朝時最為精良的兵器是應是直刀,而前朝的刀鑄造更為複雜,要經過多達三十餘次的反複鍛造。前朝時的直刀與現今的刀頗為相似,一般均為雙手長柄,極上品的直刀采用的乃是西域的一種罕見鋼鐵之材所鑄,此等之刀可算得上是神兵利器,能夠輕易破開對方鎧甲,致人死命。”

方祖賢深吸了一口氣,若能得到這等神兵,他日建功立業定是又多了一份可能。

方祖賢望著青袍道人看刀的神情,也略知他心裏在想些什麼,道人繼續說道:“其時之刀,鑄造時的技藝更是到了一個巔峰,其時鑄兵大師能將鋼鐵之材分之為剛硬之性與柔韌之性,鑄兵時,已然能以剛柔硬韌之材相結融,內裏用以柔韌之材,外層則再以剛硬之材相包融。如此鑄造而成的刀才是真正的剛柔相濟,持之斬鐵有如斷泥,但此等之刀代價太大,非權貴之極者難以擁有。”

“我知道你想有一番作為,但有句話你得記著,欲善其事,先利其器。在戰場上,擁有一件好兵器,能讓你活得更久長。要知道,唯有活著,才能擁有一切,否則,其他一切皆是浮雲。”道人好心提醒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