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再見,“費納”時代(2)(1 / 1)

作者:卡門

去年費德勒在半決賽中浪費兩個賽點輸給小德,今年的情況如出一轍。去年納達爾在決賽中擊敗小德捧杯,今年幾乎被橫掃。不是費德勒的心理不夠強大,也不是納達爾打得差,而是那個叫做“諾瓦克·德約科維奇”的對手打得太好。其實,當今網壇能夠在費德勒和納達爾麵前展現強大內心而且打得好的對手並不多,這兩位天王一定會在小德這個“刺激源”下繼續進步。

“神一樣的”桑普拉斯就是很好的例子。2000年,29歲的美國人已經處於職業生涯末期,他在當年的美網決賽中0比3不敵初出茅廬的薩芬。三盤比分是4比6、3比6和3比6,即使現場觀眾使盡全身力氣為他助威,桑普拉斯也沒有找到一絲獲勝的機會。2001年桑普拉斯又回來了,長了一歲的他在決賽裏遭遇了另外一位年輕人,隻是他不是來自俄羅斯,而是澳大利亞。最終的比分定格在6比7、1比6和1比6,桑普拉斯再一次被羞辱。

可是,即使這樣被打敗又如何?正當所有人都認為神已經老去的時候,轉過年來他照樣有勇氣和能力站在決賽場上。這一次麵對老對手阿加西,他咬緊牙關以6比3、6比4、5比7和6比4獲勝。對於一位冠軍球員來說,沒有什麼不可能。

時光荏苒,小德、費德勒和納達爾都已成為懷舊的元素了。而如果你是真正的懷舊派,那麼恭喜你,羅迪克和費雷羅還在。

當24歲的小德在場上揮灑青春的時候,那些年過以及年近30的老將們仍然堅持著。而且,在踏上這塊場地和年輕人一較高下時,他們並沒有表現出垂垂老矣的狀態,有的甚至打出了讓人驚豔的網球。

10年前的法拉盛網球公園,20歲的休伊特擊敗美國桑普拉斯獲得職業生涯第一個大滿貫獎杯。那一年比他小一歲的羅迪克在八強賽就已經出局,為了排遣被淘汰的鬱悶,他很快就飛到佛羅裏達的父母家裏去尋找安慰。其實他本來打算留在紐約看一場音樂會的,可最終還是選擇放棄。於是,他的那架航班成為“911”事件發生前最後一批離開紐約的航班,之後這座城市一直處於航空管製狀態。

如今,羅迪克已經成了標準的“老將”。當8月30日他在紐約和名模妻子布魯克林一起吹熄了30歲的生日蠟燭後,不知道再次戴上棒球帽走上球場,他會不會發現自己已經有點像當年桑普拉斯的狀態?他一路擊敗各種高手,隻是在八進四的時候被納達爾拿下。不過,八強已經是他最近三年的最佳戰績——2009年他在第三輪出局,2010年則是次輪。而且,美網過後他的世界排名回升7位,重新回到Top15。

和羅迪克同時代的費雷羅也回來了。一度接近退役邊緣的西班牙人能夠在法拉盛網球中心闖入第四輪,聽起來更像是一個神話。出生於1980年年初的費雷羅已經31歲半了,他曾經是2003的法網冠軍,並在同年獲得美網亞軍。但在2008年之後,他就因為傷病陷入長期的低潮,整個2011賽季直到8月份才宣布複出。美網是他今年參加的唯一一個大滿貫賽事,他在不被人關注的情況下一路晉級。在第三輪,他和“法國小黑”孟菲爾斯打了一場火星撞地球的五盤大戰,最終以7比5、5比7、6比7、6比4和6比4淘汰對手。盡管在之後的比賽中沒能闖過蒂普薩勒維奇這一關,但能夠站在十六強的舞台,對於這位前世界第一來說已經是一種榮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