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淳長大了!從依賴母親到愛情自立
作者:非子
近日,紀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的大戲《大漢口》在各大電視台熱播,人氣小生杜淳在劇中傾情演繹一代商界傳奇人物“陸修武”,他的儒雅、睿智、成熟的韻味,讓許多粉絲驚呼:“杜淳長大了。”一直拍青春劇的杜淳生活中像一個長不大的孩子,他陽光、向上,也有著許多男人的懶散、自我……這一切都源於母親把他照顧得太好,讓杜淳生活中總是有依賴。直到他與張嘉倪相戀後,張嘉倪開始用心和想像力去改造杜淳,讓他終於走出了母親的護佑,成為堅毅的“成熟男”。
從“哥們”到“愛人”,遇上你是我的緣
2010年2月,杜淳去西單北大街的悅宮會所參加朋友的生日Party,因為高興,杜淳多喝了兩杯,之後,舞蹈出身的他晃到場中央大秀舞技,朋友們圍著他不時發出陣陣掌聲,杜淳不禁飄起來,突然,一個女孩在他身邊踏歌而舞,圍觀者呼聲一片。那女孩看了杜淳一眼故意撇撇嘴,似要殺殺他的傲氣。朋友上來拉住她給杜淳介紹:“她就是瓊瑤《又見一簾幽夢》的女主角張嘉倪。”杜淳“啊”了一聲:“原來是角兒!”說著,他拉起自己的白襯衣,“肯賞臉簽個名嗎?”張嘉倪一笑,從包裏拿出一隻簽字筆,在杜淳的衣服上龍飛鳳舞地寫下自己的名字。杜淳看著胸前大而誇張的“張嘉倪”三個字,尷尬地笑了,心想這女孩挺有個性的。
杜淳1981年5月出生於河北保定一個藝術世家,母親楊麗是保定歌舞劇團的舞蹈演員,父親是著名演員杜誌國。2003年杜淳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表演專業,畢業前,他出演《漢武大帝》一鳴驚人,之後,他又陸續出演了《敵營十八年》、《大旗英雄傳》、《走西口》等收視率頗高的電視劇,躋身一線演員行列。
Party結束時,杜淳湊到張嘉倪身邊:“你願意留下我的電話號碼嗎?”張嘉倪看著他恬靜地微笑:“不,謝謝。”說著揚了揚手翩然走了……
成都妹子張嘉倪畢業於北京音樂舞蹈學校,之後到北京學院高職班進修,2007年,她從瓊瑤的《又見一簾幽夢》“尋找紫菱”選秀節目走入人們視線,一炮走紅,先後出演了《微笑在我心》、《我們畢業的夏天》等影視劇。看著張嘉倪的背影,杜淳咬著牙,這是他第一次遭到女孩子拒絕!此後,一想到張嘉倪,杜淳就如鯁在喉,這個狂妄的丫頭,有機會一定給她個下馬威,看她還囂張!
2010年6月初,杜淳在北京懷柔影視城拍攝《青春期撞上更年期》。一天中午,杜淳匆匆去附近一家餐館吃完,一進門和一個往外走的女孩撞了個滿懷,女孩手裏十幾盒打包的飯菜被杜淳撞到了地上,衣服也濺了油漬。“你怎麼走路的?”女孩生氣地大喊。杜淳嚇了一跳,一抬頭竟是張嘉倪。她低頭抖著衣服上的菜和湯汁,氣得直想哭,杜淳趕緊拿出餐巾紙幫她擦,突然撲哧一下笑出聲來:“好了,上回你在我襯衫上簽上大大的名字,現在我把你衣服灑了菜汁,扯平了。回頭我賠你一件新的吧。”說完,他把自己的電話號碼給了張嘉倪。
杜淳叫服務員把剛才的菜再炒一份,等菜的時候,杜淳問張嘉倪怎麼買那麼多飯?張嘉倪說她在這裏拍《新還珠格格》,大家都很忙,她戲份少,就主動請纓出來給劇組買盒飯。杜淳在劇組呆得時間長了,知道一般像她這樣剛出道的女孩沒事的時候都會圍著導演、製片人轉,她肯在這麼熱的天裏提著10幾個盒飯滿大街跑,說明這個女孩骨子裏熱情善良的,他突然對張嘉倪升出些敬意。
之後,杜淳沒戲時就會到《還珠》劇組找張嘉倪,漸漸地,兩人熟稔起來,杜淳發現張嘉倪看上去柔柔弱弱,骨子卻頗有豪情,仗義,不由從心裏喜歡上了她。7月末,張嘉倪在《還珠》裏的戲拍完了,臨走前,她去《青春期撞上更年期》劇組找杜淳告別。正好那天杜淳沒戲,就約張嘉倪到外邊吃飯,為她餞行。
雖然隻有短短兩個來月的相處,但杜淳和張嘉倪早已成為了那種說得來的好朋友。這次,張嘉倪離開《還珠》,將到上海出席一個活動,之後再轉到北京拍電影《幸福速遞》,而杜淳拍完《青春期撞上更年期後》,馬上又要到武漢去拍《大漢口》。此一別,兩人不知何時再能見麵,無限離愁縈繞心懷,他們不自覺地都喝了很多酒。
“嘉倪,你知道嗎?第一次見麵,你在我旁邊跳舞時,我就覺得我們很對路,但你那樣對我,我又覺得你可恨、可惡!”張嘉倪大笑:“誰讓你那天那麼囂張,好像全世界隻有你一個人了,哼,玩酷,姐姐我也會,哈哈……”看到張嘉倪調皮的笑容,杜淳心裏突然一動,他碰了碰張嘉倪的杯子:“好,這杯算我敬你的,以後我們就是哥們了。”“太好了,我做夢都想有個哥。”張嘉倪一飲而盡。
這年8月,張嘉倪的《絲絲心動》上映,杜淳在自己博客上為她宣傳。張嘉倪也完全把杜淳當成可以說心事的朋友。2010年國慶,杜淳正巧在北京,他打電話給張嘉倪想約她出去玩。不想張嘉倪接電話時,哭得上氣不接下氣,杜淳一下子慌了,不知道張嘉倪出了什麼事馬上趕過去。待張嘉倪打開門,杜淳看她眼睛紅紅的,影碟機裏放著《藍色生死戀》,心疼地問:“出了什麼事?”張嘉倪不好意思地指了指已經出字幕的影碟:“沒什麼,剛才正在看《藍色生死戀》的結尾,沒控製住……”杜淳頓時無語,他又好氣又好笑地看著張嘉倪道:“拜托,你也是吃這碗飯的,能不能不這麼誇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