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軍給大清帝國帶來的變化有目共睹,廣大官員和民眾經過一年多來的耳渲目染,對新軍的進一步改革充滿了期待和渴求。
授印環節完成後,司儀官上台宣布歌舞表演開始。
一隊隊化著戲妝、身穿各色長袖表演服的歌舞表演者,按照預先彩排好的內容登台表演,古典和新奇交相輝映而又融為一爐,讓觀禮嘉賓大開眼界、耳目一新。
上午十一點整,歌舞表演環節結束,表演人員退場之後,道光皇帝重新走上台來,正式宣布退位!
至此,禪讓典禮圓滿落幕,參加典禮的所有人員稍作休息後,被分類安排到位於天壇西壇門內的齋宮用齋。
午間的齋宴結束後,道光皇帝與劉凱峰大帝專門約見了朝鮮、琉球(今衝繩)、蘇祿(今菲律賓蘇祿群島)、蘭芳共和國(今加裏曼丹島)、安南(今越南)、南掌(今老撾)、暹羅(今泰國)、緬甸、不丹、哲孟雄(今錫金)、莫臥爾(今印度半島北部)、廓爾喀(今尼泊爾)、拉達克(今巴基斯坦控製的巴爾蒂斯坦)、帕米爾、坎巨提(一譯乾竺特、謙珠特、喀楚特)、愛鳥罕(今阿富汗)、安集延(古稱大宛國)、瑪爾噶朗、那木幹、塔什幹、博羅爾(巴達克山以東)、巴達克山(今阿富汗東北境內)、哈薩克汗國(今哈薩克斯坦)、布哈爾汗國、浩罕汗國、布魯特汗國等25個原大清藩屬國的國王或使節進行了座談,並最終達成了備忘錄。
備忘錄明確記錄如下:
一、中華帝國(新國號)與25個藩屬國之間將一如既往形成宗主國與藩屬國關係,各藩屬國每年向中國賀冬至、賀正朔、賀國慶、納歲幣,並可不定期派遣使節來華拜謁。
二、中華帝國向各藩屬國首都附近長年駐紮不少於一個團的軍隊,每兩年輪換。各藩屬國根據本國實際情況選址建設軍事基地(包括軍用機場),基地建設維護及駐軍一應費用由各藩屬國從財政支出。如果遇到了政治動蕩或殖民入侵,中華帝國駐軍將全力給予協助解決。
三、宗主國商人在各藩屬國投資或貿易享受免關稅待遇,建房、結婚、子女教育及政治選舉等享受當地人待遇,財產受藩屬國保護。
四、對於各藩屬國的內政,中華帝國駐軍不加幹涉,治安上各藩屬國可自行組建警察部隊,但在人數規模和武器裝備上會有所限製。教育上各藩屬國需在學校增加一門孔孟儒家漢語課程,教師可在住各藩屬國華人間擇優選取,也可以向宗主中華帝國申請,由中華帝國政府進行選派。
五、朝鮮、琉球、蘇祿、蘭芳共和國、安南、暹羅、緬甸和莫臥兒等擁有港口的藩屬國,將在宗主國技術人員的指導下,選址建設海軍港口,永久租借給宗主國海軍使用。作為回報,宗主國海軍艦隊將義務保護藩屬國港口、漁民不受盜匪侵犯,並減免每年向中華帝國賀冬至、賀正朔、賀國慶、納歲幣費用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