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天書之一(1 / 3)

小黃帝是個熱愛學習的孩子,同時他更樂善助人。父親少典和媽媽附寶沒有少教導他,這對他以後平定諸蠻,一統中原幫助很大。史記上記載他父親少典是有熊國的君王,本人不這麼認為,因為在中國夏朝出現以前,國家並不存在。所以,我認為少典隻能算是這個有熊部落的首領或酋長,這有待於後麵慢慢進入故事。

再說小黃帝到項先生那裏開始係統的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第一項內容就是如何結繩記事,這一學就是好長時間,離他感興趣的伏羲八卦還遠著呢。那個時候和現在不一樣,學生再聰明是不能夠跳級的,也就是從低年級直接升到更高年級讀書,年齡稍微大一點的人都應該記得,我國改革開放之後就出現了第一批少年大學生,如中科大的謝彥波,讀書的時候還需要大人料理自己的日常生活。

當然,小黃帝早就掌握了結繩記事的全部要領,而且開始把這項技術應用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他在繩子上清楚的記得自上次打獵回來已經有10個疙瘩(天)了,而那位同伴還沒有回來,他們家裏的人都快急死了。小黃帝看在眼裏,急在心裏。強烈的同情心加上天生的好奇心驅使他決定親自到那位同伴失蹤的地方去找一找,這當然要冒很大風險的,弄不好會釀成羊入虎口的慘劇的。不過,救人要緊,小黃帝考慮的並不是自己的安危。加上他對結繩記事的課程早就不感興趣,一個計劃在他的內心逐漸成形。

“小黃帝。”一聲喊把心思重重的小黃帝給楞了一下,他正在上學的路上,也許今天已經遲到了。原來是隔壁的二小子,他和小黃帝差不多大的年齡,在小黃帝完成成人禮後不久他也參加了第一次狩獵,不過他就沒有小黃帝那麼幸運,在圍捕大黑熊的過程中被那畜生掃中了腿部,傷還沒好,走路一拐一拐的像個瘸子,看來他也來遲了。

“啥事兒,二小子。”黃帝對他笑了笑,停住了腳步。

“唉,天天聽項先生講課,真沒意思。”二小子做了個痛苦的閉上眼睛的表情,似乎項先生的課比他的傷勢還要痛苦的多。

看來,二小子也對結繩記事不感興趣了。小黃帝也有同樣的想法,不過他不輕易對人說罷了,一來他向來非常崇拜項先生,二來他還有一些問題要向他請教呢。

“你看你,咱們倆要遲到了。能不能走快點兒啊。”小黃帝笑嗬嗬地假裝催促著他。隻見二小子憤憤不平地扔掉了拐杖,罵道:“娘的,不要它老子還走的快些,帶上它簡直是個累贅。”

他也許說的是真話,不帶拐杖是快一點,隻是走路的樣子難看一些罷了,扔掉就扔掉吧,反正小孩子走路難看沒人笑話,小黃帝上前一步扶住了他。

“我說,天天去先生那裏聽同樣的內容,你煩不煩啦,我都快要悶死了我。”二小子又開始訴苦了,猛然,他眼前一亮,嘴張得老大,說道:“哎,要不我們到村外去玩?反正比悶在他家裏聽課強。”

小黃帝也早有此心,小孩子家畢竟不像大人,是坐不住的。那些年齡大的同學此刻還在先生家裏認真的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呢。眼下對這兩個小孩子來說,最要緊的就是先放鬆放鬆這些天緊張而鬱悶的心情。

“好啊,那就我們兩個人,不要告訴別人。”小黃帝也是滿臉高興,他要二小子不要告訴別人實際上是要不讓大人知道他們逃課,偷偷跑到村外去撒野了。

“誰騙你,來拉鉤,保證就是天知你知我知。”二小子見說動了他,自然很高興。不過,兩位小獵人的職業習慣使得他們返回家帶上了尖槍、弓箭和獵狗。小黃帝的媽媽附寶一大早就和村裏其他大人們一起在農地裏扯草鬆地幹活呢,自然沒時間管小黃帝。不多一會兒,他們在村口的空地附近碰上了頭,互相使了個眼色,鬼鬼祟祟地向藤橋走去,過了藤橋就是他們的天地了。

藤橋是有人看管的,前麵已經有所交代。就是相當於現在的小區保安之類的角色。平時有兩個,今天不知道是啥原因,隻有一個人懶洋洋地呆在那裏,還在不停地打盹。看來,對一件事情、一件工作是不是能夠保持足夠的關注度和耐心確實是人的缺點。也許他們對這件工作幹久了,早就有點心理學所說的什麼什麼疲勞了。管他呢,小黃帝心裏想。兩位小朋友躡手躡腳地鬆開了藤橋的吊繩,隻聽見藤橋“吱吱吱”的往下緩緩滑落,不一會兒,橋的那頭就穩穩當當地靠在了對岸的石階上,兩位小朋友的心也隨著藤橋的平穩靠落而鬆了一口氣。

這藤橋是由兩根粗大的鬆木用長藤綁紮而成的,人走在上麵很平穩。小黃帝和二小子兩人雀躍般地跳了上去,二小子還不忘記對壕溝水麵上自己的倒影做了鬼臉,帶來的那兩隻獵狗也很懂得主人的心思,居然一聲不吭地早就在橋的那頭等他們的主人了。

“哎,司橋!快醒醒!”到了橋的那頭,他們齊聲喊叫,把那正在睡夢中的看橋的人給吵醒了,這個貪睡的家夥顯然被人吵醒很有意見,隻見他伸了個巨強而誇張的懶腰,人剛好對著橋麵,看到眼前的情景,他驚訝的目瞪口呆,連忙起身把那放下去的藤橋收起,又慌慌張張地看著四周,還好沒有人看見他玩忽職守,他不由的擦了把冷汗,坐在原地,不過瞌睡蟲早就不見了。他想罵人,但又不敢罵出口,因為一出口別人就知道是怎麼回事了,報告到村長那裏去他就要受處罰的,還是不聲張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