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四 原始宗教之五(1 / 2)

小黃帝被他父親少典從溪邊“撿”回來後,又驚又怕,傷口愈合後,他的額頭上留下了一道永久的疤痕,這也是為了救他的好朋友二小子留下的。遺憾的是,二小子至今下落不明。隨著小黃帝在神木上纏繞最後一道繩索,女媧娘娘的替代物,也就是村裏的圖騰--龍,徹底完工了。用今天的話說就是這種名叫龍的吉祥物將永久的豎立在村口,風雨無阻地保護著全村老小一百多口人。而村子的建設已經全部竣工,就等龍圖騰編製完工了。龍圖騰的作用就如同天安門廣場上的偉岸的華表,是中華民族的象征。軒轅之丘村口將豎立起一根簡陋的“華表”,日夜保護著他的村民們。

“好了,軒轅,馬上豎立起來,我們早都把坑挖好了,隻等你編製完成再搬過去填土。”一隻毛絨絨的大手輕輕的拍拍他的肩,把正聚精會神勞作的小黃帝嚇了一跳。原來是他父親少典不知什麼時候來到兒子軒轅幹活的公堂。自從上次出事之後,他一直在自責,沒有好好地照顧好兒子。已經失去了一個兒子,雖說自己並不喜歡他。眼前這個兒子要是不好好招呼的話,說不定哪一天也不見了呢。少典除了村裏的公事,他更多地和兒子在一起,順便了解他編製龍圖騰的進展。

“爸爸,您來了。今天是不是要開典禮了?”小黃帝的意思是,今天是村裏的落成典禮,為什麼選擇在今天呢。這是經驗豐富的村長開“高層”會議後定下來的,就是在太陽裏地平線最近的那一天,村裏開落成典禮。這天其實就是現在的冬至日。小黃帝小時候原始部落的人們還沒有時間和方向的完整概念。但是對一些具體的日期還是依靠結繩記事把握的。

少典當然忘不了村長的交代,他見兒子已經完成了龍圖騰的編製工作,大大的鬆了一口氣,至少不會在他兒子這個環節影響整個村子的大事了。他臉色有些紅潤,嗬嗬的喘著粗氣,黑粗的頭發整齊的用草繩綁紮在腦後,看上去煞是瀟灑。他是網絡時代的“衰鍋”,靚仔。自然他的健康的體魄、健美的身材毫無保留地遺傳給了他的兒子。遠遠地看去,父子倆就像是一對一大一小的複製品。

“好,辛苦了,孩子,不過我們還得要把它搬到村口去,大夥在等著我們呢。”少典微笑著,語氣溫和而不失堅定,小黃帝點了點頭,他並不覺得累,相反他把這看成是莫大光榮的事情。在他自己的記憶裏,他從來沒有這麼認真過。也許在讀者的眼裏,小黃帝所作所為,沒有哪一次是不認真的。

綁紮好龍圖騰的神木被父子兩小心謹慎地抬了起來,龍頭向前,仿佛隨時要騰雲駕霧的準備升天。小黃帝個子矮小,他扛著神木,外麵的人幾乎看不見他,隻是看見這個栩栩如生的草龍一點一點的在向前蠕動。當他們抵達村口時,人群沸騰了。大家從來沒有見過這種叫龍的吉祥物。人們拿著尖棍,用它輕輕的挑撥著草龍的胡須,然後就滿足的退下了。村長有交代,任何人不得用手直接觸摸龍,因為這會觸怒這隻靈獸,它如果發脾氣,將會給大家帶來不測的後果。所以,不太甘心的人們隻好用打獵的工具,也是舞蹈使用的道具--尖棍,來滿足這幾乎奢侈的願望了。

這個農曆的冬至日,天氣雖然寒冷,但是太陽仍然頑強的從灰白的雲層中掙紮著露出了臉,它不停地哈著溫暖的熱氣,鼓勵這群勇敢的人們,繼續他們的生活。

“噗通”一聲,神木被幾個人緊緊地插進了坑裏,幾片枯萎的樹葉慢慢地飄落在鬆軟的黃土地上,小黃帝驚奇地發現枯葉生長的地方不知什麼時候長出了綠色的嫩芽,也許他太專注編製草龍了,居然沒有注意到神木的變化。強烈的撞擊隻是使得神木上的龍頭微微的抖動了幾下,它像是對大家這些天來辛苦的讚許。草龍沒有大礙,小黃帝綁紮得很牢靠。不過,還是讓人捏了一把汗。四個使用石鏟的壯小夥很快就把周圍新鮮的泥土重新填回去。人群中傳來興奮的尖叫聲,有的大喊著唱著跳著,舞動起來,就像出獵之前或打獵之後的舞蹈。在火藥發明的時代,人們慶祝的方式隻能是自己的雙手和腳了。聲音清脆的有節奏的木鼓聲充斥著人們的耳膜,現場氣氛幾乎到了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