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農村的變遷(1 / 2)

素素帶著三個孩子,做出租車在莊頭就下車了。我和張麗則騎著機車在後麵跟著。

素素滿臉羞澀的幸福,和三個孩子進村了。

這種情況,反而讓原本正嘲笑她的鄉親們感到尷尬。不知道到底該如何打招呼了,畢竟在前段時間的風波中,素素以非常“出色”的表現,完全顛覆了自己在鄉親中的任勞任怨和勤勞善良的美好形象。

素素知道自己的事,隻好一切都主動起來,以準備徹底改過自新的態度和行為,勇敢地站在村頭,並大膽地走向了自己的家。

“三叔,三嬸兒。”素素畢恭畢敬地微笑著招呼著鄰居。

“哦,哦,哦,素素來了,不,吆喝,岩岩和晴晴都回來了,哦,好,好,好,素素,真好,真的,好!”鄰居看到後有些動容,真心地祝福著素素。

“玲玲,這是······”素素看到一個年輕的抱孩子的婦女說,“岩岩、晴晴,這是你嫂子!”素素小心地向兩個孩子介紹著。

“嫂子好,吆喝,小孩這麼大了,叫叔叔!”張岩走到玲玲跟前,逗著她懷裏的小孩,小孩唧唧哇哇地叫著。

“嬸兒呀,岩岩和晴晴都回來了,這下家裏就有幹活的了,嬸兒,等你家的梨樹打藥打好了,讓岩岩給我幫忙啊!”鄰居玲玲開心地笑著說,同時,看著岩岩身後的女孩,眼神中充滿著猜疑。

也有好事者,“素素呀,回來了啊,哎呀,你走這麼長······哈哈哈,說,說,說多了啊!”一位好事的年齡較大的婦女說。

“大嫂子,你不忙啊!”素素非常害羞地說,就害怕她說多了,把自己的事在孩子麵前全部抖摟出來了。

“我啊,我不忙,就是幹點家務活,其他的,其他的,也不會啊,啥時候帶著我去嚐嚐鮮啊,嘻嘻嘻。”鄰居大嫂子趴在素素的耳邊小聲地說到。

“你呀,幹啥呀!”素素臉紅了,害怕越說越多,隻好拉著孩子趕緊往家趕。

“素素,我等著你叫我啊!”好事的打撒子還在後麵叫著,一邊大笑著,和其他路過的鄰居打著充滿暗示的眼神。

“媽,咱村這麼大,怎麼沒有幾個人呀!”張岩好奇地問到,看著村裏到處林立的兩層或三層的小樓,眼中都是好奇和驚訝。

“都出去打工了,家裏大多都是老人、小孩,還有一些孩子小的婦女,留在家裏的年輕人,也是因為家裏有病人或其他情況實在離不開的,現在農村結婚想找個端盤子端碗的都很難!唉!”素素說著歎息著,左右看著好像荒了的“豪華”村莊。

偶爾,也會遇見幾輛小車。小車大聲地按著喇叭,既是提醒讓道的意思,也是和村裏的熟人在打招呼,給車讓道的人和開車的人,都通過車窗打著招呼。

村裏的路也好了,都混凝土的了,隻是有點窄,但是能滿足兩輛小車的並行,為農村的農產品銷售創造了最大便利。

村裏的喇叭上,在叫喊著,“該打藥了啊,這次的病菌比上次厲害,因此,要及時打,另外,這兩天有雨啊,希望老少爺們能抓緊時間啊!”這是村幹部或村裏的合作社在做的服務果農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