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4無心植柳的十字繡文化村(2 / 2)

寶成隻好笑著走了。

隨著上學孩子的逐漸散去,院子裏漸漸聚集的,都是婦女、幼兒和一些老人了,老人繼續打著麻將,玩著牌,下象棋,婦女們也有打麻將的,其他的都在專心地繡十字繡呢,相互之間交流著,互相欣賞著,整個院子裏在各種小板凳、院子角落的亭子,以及張岩設計的“景觀帶”的襯托下,一個院子就是一副“農村清明上河圖”呀。

十點的時候,鎮裏來人,有四五個,有用手機拍照的,有用大照相機拍照的,也有用大攝像機拍照的,村裏的婦女們各自忙碌著,也沒有人去理他們,都陶醉在自己對十字繡寓意的美好期待中,希望能繡好後,裝裱好,掛在自己家裏,真正地給家人祈福,給家庭帶來好運。

正是這種真實的狀態,為張莊村贏得了一塊“十字繡文化村”的牌子。

幾天後,寶成高高興興地扛著牌子進村,且放炮後,掛在村委會的門口了。

但第二天卻不見了,卻掛在了素素家的大門口。

寶成來了,“我告訴你們啊,以後這種事不能搗亂啊,誰再搗亂,我就報警了啊!”寶成有點生氣地說。

“哎呀,尊敬、偉大、正確的寶成村長叔,你看看你那點出息,這十字繡文化村,不是因為大奶奶天天帶著我們繡的嗎,還是你幹出來的,你喝酒喝來的,你送禮送來的,真是的,關在村委會門口,你也好意思,你看看,村委會有人繡花嗎,臉皮真厚,寶成叔,你拿走吧,以後,別再帶人來,我們都瞧不起你,真是的!”大美大聲地咋呼著,其他人也跟著起哄,寶成聽著也有道理,隨機撥打了一個電話,在電話裏說了有三四分鍾後,就又回到了院子。

“我說啊,牌子就掛在素素家門口了啊,要是丟了,就是你們的事兒了,你們是文化村的文化骨幹,你們的十字繡是文化村的文化產品,你們的十字繡活動是文化村的文化載體啊,你們······”寶成向著院子裏的婦女們說。

“行啦,行啦,滿嘴的官腔,哪兒涼快,哪兒玩去吧,哈哈哈,我們還忙著呢,對了,你許給我們的免費十字繡呢,啊,許給的十字繡呢,······”有一個年輕的小媳婦說,其他又開始跟著起哄了。

“啥,啥,啥十字繡呀,還免費的,哪有啊,哈哈哈······”寶成說著就跑了。

“賴皮,下一次,見你一次,打你一次······”一個中年婦女大笑著說。

大家在喧鬧聲中,大家又開始了祥和地忙碌,一針一線,一絲一縷,一紅一綠,在這些婦女的細致與忙碌中,逐漸從一根根針線成為了鮮花、湖水、巍峨的大山、白雲、駿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