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張岩勞動還父親情債(1 / 2)

第二天,一早,張岩就換好衣服,直接去給那家人幹活了。

到了以後,張岩隻是簡單的介紹幾句,他不想說什麼,就開始摘梨,張岩站在馬凳(一種農村專門用來幹農活,如摘水果,修剪果樹的較高的梯子。)上摘梨,老頭和老太太在下麵,一籃子一籃子的接,同時把空籃子遞給張岩。

就這樣,他們一上午都無語地忙碌著,即使,老頭和老太太說什麼或想說什麼,張岩也不搭腔,就這樣都在幹活。

其實,張岩也心裏氣惱,他把這當作了一種發泄,瘋狂地幹活,由於他摘梨的速度快,再者,放梨的地方離果樹越來越遠,老太太和老頭就漸漸地體能跟不上了。

他們會經常地摔倒在去放梨的半路上,然後,身上的泥土也不打掉,就爬起來,繼續小跑著。他們有自己的想法,好容易找著一個不要錢白幹活的,千萬別放他走了,一定能多幹點,就多幹點,就這樣進行了高體能的惡性循環中。

到中午,他們都不舍得吃飯,嫌浪費時間,就坐在地頭上,買了一些走街串巷小販的麻花、油條、麵包,再喝點從家裏帶來的開水,就當是午飯了。

幹了一上午了,張岩也餓了,再者,這幾年什麼苦都吃過,張岩也不覺得苦,吃得很想。但由於老太太和老頭為了省錢,買的少,張岩隻顧著自己吃,很快就吃完了,老太太隻好回村裏商店,又買了三個饃回來,和老太太就著水吃了。

在他們吃完後,就又開始了摘梨活動,到半下午的時候,老頭和老太太就到了體能的極限,走在泥土地裏,總是摔跟頭。張岩也隻好,自己多幹點,把梨子摘好後,自己再提到集中放梨的地方。

在快天黑的時候,老太太聯係的收梨的人來了,帶來一群包裝工,開始了快速地集中收購活動,雖然價錢有點低,但比壞在地裏強多了,再者,隻要賣出去都不會折錢的,老頭和老太太,以及幾個孫子的生活就基本能保障全年衣食無憂了。

就這樣,張岩在電動車車燈的照耀下,一直幹到晚上九點多。

他走的時候,也沒有管老頭和老太太怎麼樣,就直接在其他的讚賞聲中,騎著電動車回家了,盡管路子不遠,但由於天黑,再者路上的車多,張岩到家的時候,都快十點了。

張岩透過發黃的電動車燈,遠遠地看見自己家的大門口站著幾個人,本來,隻應該有三個人的,爺爺奶奶和媽媽,但卻站著六個人,走近了一看,才發現,既有爺爺奶奶和媽媽,也有漣漣,以及康哥和二影嫂,甚至二影嫂的懷中,還抱著睡著的壯壯。

當看到張岩滿身泥土地回來後,大家都就散了,康哥、二影嫂跟著放心後偷笑的漣漣,回家了,素素把張岩的車接過去了,“咋幹這麼晚呀,也不知道打個電話,真是的!”素素埋怨著說。

“就我們三個人幹,一百多棵樹,這幹了多大點啊,他們是抓著我,都想讓我一次幹完,估計,他們最少三天不能動,累壞了,不管了,反正,我們仁至義盡了。”張岩直接進了洗澡間說。

張岩去洗澡了,素素急忙把飯菜端上來了,看著張岩快速地吃著,夜隨著燈光的熄滅,進入了靜謐,張岩睡的很想,漣漣睡的也想,素素睡的想,我嶽父偶爾能睡著,我嶽母睡的想。

但康哥和二影嫂,是無論如何都睡不著,他們心裏想的一樣,盡管雙方沒有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