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眾生相(5)(1 / 3)

1.從“豪華小班”看英語殖民

【引子】 南京小學試點辦“豪華小班”,每年學費近6萬元,依然供不應求。其中,某小學聘請6位外教,讓孩子們在英語情境中,進行全英語學習,“學到純正的英語”。

【微論】 再沒有一個國家像咱們這樣,從小把英語作為“母語”來教學、來考試、來推廣。最初,還隻是中考、高考要考英語,後來評職稱也要考英語;如今,孩子進幼兒園,就開始學英語。

黑眼睛裏,爬滿了英語字母;黃皮膚上,鐫刻著英語語法;腦袋裏,裝的是死記硬背的英語四六級;談話間,嘴裏也拚命夾雜幾個英語單詞……就連中文專業的大學生,英語不及格,也畢不了業。被英語教育綁架的中國人,將自己的童年、青春、壯年時光砸進英語的無底洞中,將自己的精力、記憶、智慧浪費在英語裏。更悲哀的是,大多數人起早摸黑背英語單詞、學英語語法、應付各種英語考試,到頭來根本用不上半句英語。即便用得上英語的地方,他們說的英語,別人也聽不懂。終身學英語、終身考英語的中國英語市場,除了讓從事英語買賣的商人通過賣英語教材、辦英語培訓班牟取巨額利潤外,似乎隻剩一地英語的雞毛、英語的屌絲。

結果是,中國人英語沒學好,學了英語沒用,連自己的母語——漢語也沒學好,連漢語也不會用。畸形的英語教育,正在像殖民主義一樣滲透人心,閹割漢語,蠶食民族文化,改變國人的價值觀。

懇請立法保護漢語,不再以英語教育為綱,不再搞英語義務教育,早日讓全民英語、瘋狂英語上完“最後一課”,而莫讓漢語、讓母語遭遇“最後一課”。

2.從“坑”字詞性的演變看腐敗

老夫我大半輩子天天與漢字過招兒,可對“坑”字卻有怠慢之處,從沒想到“坑”字從幕後走到了前台,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名詞搖身一變成了一個驚天動地能害人的動詞。“土”與“亢”的聯合,表示的是“土地中有沒扣蓋的管道”。可自從暴君秦始皇幹成了焚書坑儒這件事之後,“坑”就成了動詞,就是禍害、就是蹂躪、就是讓你活得水深火熱的一次行動了。

就說這近些年的坑爹;坑兒事件吧,無論是爹是兒,不管你是上一輩兒,還是下一輩兒,不用“進坑”裏,貼近“坑邊”,就算招災惹禍了。

被坑的爹,多為幹爹,但被坑的媽,都是親娘,還很少有不是親娘被兒坑的,在與坑與沒坑的角逐中,好男都鬥不過孬女。一個個幹爹被坑,不是幹爹無能呀,而是幹爹色膽包天了。

凡是能給有姿色姿本的“三姑娘”當幹爹的男人畢竟不是等閑之輩,老夫我等到了耳順之年,連一個半老徐娘也不認我為幹爹來“坑我一點兒”。你不肥沃,人家咋好挖坑,沒有坑做陷阱,咋能坑你,可見被坑是要有資格的。於是幹爹們情場被坑,商場找平;幹女兒坑我,我再坑大款。於是就出現了中國商界、業界大款坑的事件就一件接著一件來。牟其中、楊斌、仰融、周正毅、顧雛軍、唐萬新、周小弟、田文華、蘭世立、黃光裕、黃宏生、李途純,徐明……這些當初也艱苦創業的企業家們如今都被坑得完蛋了。連一些鄉鎮飯店的小款們也有的被鄉鎮小幹部們給簽單簽倒閉的,這類事件也算到“坑”之列不知夠不夠格。

據不完全統計,近十多年來,至少有上百名有影響的民營企業家被坑落馬。其中擔任過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職務的至少有15人,福布斯或胡潤百富榜上榜富豪至少有23人,曾獲全國勞動模範、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優秀民營企業家、三八紅旗手、風雲人物、傑出青年等榮譽的超過40人,身家過億或者號稱身家過億的富豪過百人。這些人都是商場裏的傑出精英,他們避開亞洲金融風暴,躲過了美國的次貸危機,扛住了歐盟的貿易製裁,挑戰著國內市場的假冒偽劣,可就是這些叱吒風雲的大款,卻倒在一些官員的腳下。“死”得窩囊,又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