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腦子裏出現了快遞這個詞彙以外,在崇禎的腦子裏還出現了另一個詞彙,這個詞彙就是“銀行”。
完全不同於錢莊,也不同於票號,更不同於當鋪。可惜的是,對於銀行是否存在,崇禎卻不能證實,因為崇禎的腦子裏隻留存著對於銀行這個產物的一半信息。
從秦朝開始,中國就建立了幅員遼闊的大一統王朝,而且大多采用郡縣製度,各地官員都由中央任命。
既然是雇人幹活,就要付工錢,說白了其實就是俸祿。
古代中國沒有完整地銀行金融係統,也沒有微信更沒有支付寶轉賬,官員想要領取到自己的俸祿並沒有那麼容易。
現在人們的生活如此便捷,工資直接打卡,出門不用帶現金,一部手機走遍天下,買什麼都可以刷刷刷,這在古代是完全不敢想象的事情。
買一套房子,不用背銀子,更不用抬銀子,隻需要一張票據就能完成間接,簡單快捷又方便,重要的是還很安全!
這一點恐怕古人怎麼也不能怪理解,畢竟生活的時代是不一樣的。
在先秦以前政府將土地賜給了諸侯,於是諸侯把自己封地內的土地和子民都視為自己的產業,除了每年向中央政府的繳納的稅收外,其餘全部留給自己當做“工資”。而下麵的士大夫亦是如此。
與此同時同時國家在各郡都建有大型的糧倉,各地上交的稅收都會統一運輸到這些大型的倉庫儲存。
於是各郡管倉官員也就同時肩負著發放實物俸祿的職責,官員可以自己去郡裏領俸祿,也可以讓郡裏把俸祿送貨上門,但是要扣掉相應的損耗和路費,於是這其中的關係就變得很微妙了,是否存在貪墨就很難查清楚了。
能夠得到這樣工作的人,不是有頭有臉的大人物,就是有一定關係的。
然而稅收向上調配的成本實際上是由民眾承擔的,特別是古代有勞役製,說白了就是為政府做義務勞動。
其中一個重要的內容就是為政府運輸稅收,這又是一個既危險又微妙的工作。
快遞和銀行,讓崇禎聯想到了自己的大明帝國,一個被各方勢力撕裂的大明帝國。
無論是遼東還是西北,無論是西南還是中原,整個大明帝國沒有一處地方能夠令崇禎感覺到安心。
偌大的一個帝國若是能夠把所有的信息和關係結構網聯係在一起,便不會出現諸多的上行下不效,陰奉陽違,明目張膽貪墨等事的發生。
何為快遞,何為銀行,崇禎還不能完全知曉!
但是這卻讓崇禎對於未來想要施展出來的才華和抱負有了更多的希翼,泱泱大中華,沃土萬裏的大明江山,太需要重新構建出來一個完整的結構。
崇禎想要做的是,每一個老百姓能夠安居樂業,國家不受建俘的隨意踐踏,官軍不造反,百姓不受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