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帝煞死咒(1 / 2)

雲姑微微點頭,聶霆接著道:“據我這幾日探查,出了老虎窩,目前倀奴,主要在虛竹山東南與東北兩角活動。”

“哦,怎麼說?”

這時聶霆拿出一張古老的地圖,顏色都已經發黃。他將地圖放在桌上,指道:“雲姑,你看,我們正處在竹山的半山亭,荒山五嶺主要有三道關口,一是虛竹山的中間,就是我們現在所處的位置,一是金書崖,一是孤峰嶺。”

他手指在圖上滑動,幾人都湊了過來。

雲姑盯著地圖看了好一會兒,抬頭說道,“嗯,你的意思是,孤峰嶺深處還沒有動靜?”

“是的,實際上不僅僅是孤峰嶺深處,從孤峰嶺一直到金書崖東壁數千裏的區域都還是烈日普照,四處枯野,跟以前沒什麼變化。”

雲姑怔了怔,臉色凝重,“怎麼會這樣?霆兒,你接著說。”

聶霆接著道:“潑墨崖西壁近八百裏的區域,也是幹旱赤地,不過,現在幾處有小型的山洪暴發,積水正在漸漸漫延,好在那邊也有幾處黃赤流沙,將大部分積水都吸了去。”

“啊!”眾人聽到,都感覺太不可思議。王坤插了一句:“這也太奇怪了,還真是東邊日處西邊雨!”

聶霆看了他跟蕭楚一眼:“沒錯,確實如此!據我初步推測,大批的倀奴可能集中在嶺東南與東北兩角!”他手指在地圖比劃著。

蕭楚的目光隨著他的手指移動,看到從孤峰嶺到金書崖再到虛竹山,三點恰好處在同一條線上,大致上是東西走向,孤峰嶺在東邊,略靠下,整體線也就是略為傾斜。

該三處在古圖上極為顯然,另外粗細不同線條與圖符表非常繁多,標明了各處大小山丘、流沙以及不明地標,蜘蛛網般四處交錯縱橫,如星羅棋布,多而不亂,略看又有點像一個陣圖,似乎隱隱有種種玄機。

進一步細看,蕭楚發現,這幅古圖與現在的常用地圖有很大的差異,就是比王坤給他看的那張地圖,都要古老很多,遠遠超出它所涉及的範圍。上麵既有現在的地名,又夾雜很多古老的地名。

在荒山五嶺邊界及外圍,嶺西流沙之外標明是青丘國,嶺東深處臨東海,嶺北荒漠之盡頭臨近汶水,汶水中心是陽城,但陽城與荒山五嶺之間有一條狹窄的通道相連。

陽城東西南北之外,有東荒都等諸多城池州縣及大小名川和其他江河,汶水以北靠東臨近空桑山,空桑山之東北赫然標著湯穀。

而在荒山五嶺南端之外,是南北走向很長的一段山係,名曰姑射山;從湯穀一直連到姑射山的盡頭,形成長長的曲折蜿蜒海岸線,東荒包括汶水等所有水係都在條線上注入東海。

當他向圖中的東端掃視,發現在那東海浩瀚縹緲的幾個點上,竟然標有祖洲、瀛洲等早已消失的仙島,而在另外一側,竟然是古前的皮母地丘,這讓他大為震驚。

空桑山與姑射山,或許僅僅是與現在的山係名稱不同罷了,但包括皮母地丘,湯穀、祖洲、瀛洲等地,是早已不存於世的地方。

他盯著祖洲,想起雷公廟的父老相傳。據說,人界大秦帝國始皇,妄想不死不滅,長治於世,曾經托付修界一位賢者率三千童男童女,東渡浩緲東海尋找祖洲不死草,卻沒能如願,據說這批人一個也沒有回來。

始皇為此大動肝火,並發下帝煞死咒:我以九五帝皇之尊發此咒,這批人及其代代子孫,將受各界千奇百怪之重重磨難及天劫,生不如死,死不如生,萬劫不複!

修史有載,帝煞死咒一旦發出,則不可挽回,諸法不能解除,是源自西土教皇的一種惡毒禁咒,不到萬非得以,教皇級修士不會發此咒。

Tip:无需注册登录,“足迹” 会自动保存您的阅读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