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誇張的是,廖姐趁鄧星不在家的時候,偷偷翻看了他的日記本。當看到鄧星關於前女友的記載時,廖姐的心裏一下子變得酸溜溜的。尤其是看到鄧星寫到前女友喜歡遊鴻明,鄧星就為她唱遍了遊鴻明所有的歌曲時,廖姐的心裏突然又恨又氣。
從此廖姐動不動就在家裏故意放遊鴻明的歌曲,故意刺激鄧星。如果鄧星主動關閉了音樂,廖姐就會說他難忘舊情,不忍心聽下去;如果鄧星放任音樂一直響下去,廖姐又會說鄧星沉醉於回憶,不能自拔。
鄧星對於廖姐私下翻看自己日記的事情非常惱火,再加上廖姐動不動就拿他對前女友如何如何、對她如何如何來對比,搞得鄧星叫苦不迭。
從此鄧星一有機會就借口出差住到朋友家裏,希望能躲一天就是一天。當這種想要脫離苦海的願望越來越強烈的時候,鄧星突然生病了。
當時鄧星住在朋友家裏,忽然急性闌尾炎發作,高燒不退,還在床上痛得打滾。朋友情急之下就給廖姐打了電話,還在學校的廖姐掛了電話就匆忙趕了過去。
送鄧星去醫院,掛號,手術,輸液……整個過程盡管煩瑣廖姐卻有條不紊地堅持下來,這讓鄧星無比的詫異。妻子身上不見了往日嬌滴滴的神態,完全一副女強人的架勢。
其實廖姐並非像她表現出來的柔弱無力,在麵對困難的時候,她一樣能釋放出驚人的小宇宙。女人在過分依賴一個男人的時候,就容易把自身所具有的特質隱藏起來,換句話說,就是容易迷失了自己。
有別於廖姐,我有一個朋友,走的完全是另一種風格。這個朋友叫佳妮,畢業之後嫁給了高出她兩屆的學長李棟。
李棟家境比較殷實,所以兩個人生計上沒有什麼好發愁的。由於兩個人是自由戀愛,結婚前也談了三年的戀愛,感情一直很穩定。佳妮一直秉持著無為而治的思想管教男朋友,用她的話說,無所作為才是最大的作為。
在這種戀愛方式下,李棟確實比別的男人都要自由得多。自己掙的錢在自己兜裏,晚上聚會回家晚了也不會挨罵,哪怕晚上通宵K歌,發條信息跟佳妮說一聲就沒事了。
李棟的很多朋友都非常羨慕他婚後的生活狀態,但是慢慢的,事情並沒有開始看上去那麼美好了。
首先就是金錢上,李棟和佳妮結婚兩年來,沒存下任何積蓄。眼瞅著別的同學都開上了私家車,李棟有事情的時候還要借老爸的車應急。
接著,李棟在感情上也出現了問題。在李棟連續四天沒回家過夜後,佳妮終於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
在佳妮的詢問下,李棟非常坦誠地承認,說自己確實交了一個女朋友。對方比他大三歲,不像佳妮的無為而治,那個女人對李棟關懷備至,讓他特別有被關注的感覺。
佳妮這時才意識到,自己的放任不管反而送給了老公一雙飛往別人懷抱的翅膀。
其實不論是廖姐還是佳妮,她們都走了一個極端。如果引用一個很爛俗的比喻,我們可以把男人比成風箏。不管風箏飛得再高再遠,那根線卻始終牽在你的手裏。
線繃得太緊,容易斷開;線放得太鬆,風箏又容易跌落。在婚姻裏,女人對於男人的收放要靈活自如,過於依賴或者過於放任都是一種極端。一個人自身釋放的力度可以通過線的牽引傳達到風箏之上,強和弱、收和放都是一種智慧。
歸根結底,風箏是附屬,放風箏的人才是主體。如果過多地關注風箏,人潛意識裏就成了風箏的附屬,折騰下來,心累不說,還可能弄巧成拙丟了風箏。
反之,線放得太長太鬆,力氣就會使不上。沒有了線這頭的牽引,風箏就會隨風飛舞,最後做個自由落體運動,掛在枝頭或沒入草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