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在這五個多月中,蓮卻沒有閑著。她本來是一家雜誌社的編輯,這次辭職後,她聯係了幾家雜誌社,做起了兼職編輯。
蓮把這五個多月中的點點滴滴都記錄了下來,投稿給了雜誌社。或許是做了母親的緣故,蓮眼中的整個世界都變得格外澄明而幹淨。真善美的文字打動了很多讀者,她養胎期間的收入反而有增無減。
等孩子生下來後,蓮讓婆婆過來幫著一起照顧孩子,這樣她有時間繼續自己的工作,同時還能照顧寶寶。這些都為蓮後來重新步入職場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我們從霜和蓮的例子中可以看出來,其實事業和家庭並非不能兼顧的。所以不建議女人為了婚姻、為了孩子,放棄自己熱愛的事業。不想在垂暮之年扼腕歎息的最佳辦法,就是在年輕的時候勇敢追逐,家庭事業兩手抓,兩手都要硬。
如果說是將事業和家庭分別放在了天平的兩端,女人就要學著找對二者之間的平衡點。隻有保持天平的均衡,才能收獲心靈的最大滿足,也能達到最理想的生活狀態。
麵對婚姻,明確自己想要什麼
都說女人天生就愛做夢,愛情就更加是女人夢境裏的主要部分了。
女人關於愛情的向往,多數是轟轟烈烈、蕩氣回腸的,越浪漫就越好。
但婚姻往往是現實的,風花雪月的戀愛不能在婚姻中長期存活下來。所以女人既然選擇了婚姻,就要明白婚姻的真實麵目,學會在柴米油鹽中感受平淡的浪漫。
我記得我和我的好朋友亞萍在濟南的那段日子,她經常來找我看電視聊天。
亞萍比我大三歲,在濟南的時候她已經結婚快兩年了。
我記得那時候她特別愛看偶像劇,每每看到電視裏麵的男主人公采用各種浪漫的手段討女主角開心的時候,亞萍總是會來這麼一句感慨:“哎呀,我老公要是能像他這樣浪漫就好了!”
每到這時候,我都會罵她不知足。後來有一次她又在抱怨自己老公沒有電視裏的男主人公浪漫的時候,我問了她這麼一個問題:“亞萍,你知道為什麼這種偶像劇演到男女主人公結婚就劇終了嗎?”
亞萍搖了搖頭,疑惑地看著我。
我告訴她:“那是因為他們結婚後的生活也和你們一樣,都是平淡的。演無可演,隻好劇終。”
亞萍若有所思,但沒有反駁。
離開濟南兩年後,我有一次和亞萍通話,中間忽然想起來,就問她:“你現在還邊看偶像劇邊抱怨自己的老公不浪漫嗎?”
亞萍在電話那邊哈哈笑了起來,說那都是陳穀子爛芝麻的事情了,現在她基本上都不看偶像劇了。
就在這個時候,我才感覺亞萍真正明白了婚姻的真諦,也知道了自己究竟想要的是什麼。
很多女人都容易在婚姻裏迷失,當激情褪去,當浪漫不再,女人心底都會生氣淡淡的惆悵和鬱悶,這時候女人會覺得自己想要的是浪漫和激情。
但是這隻是結婚突然帶來的變化所導致的短暫性不適應,適應了婚姻的節奏後,女人應該閉著眼睛問自己的心,到底想要的是浮躁的浪漫還是踏實的平淡,這時候得到的答案才是準確的。
隻有知道了在漫長的婚姻中,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麼,才能一步一步耐著性子把它完整地走下去。
確實,婚姻是一段需要耐性的旅途。
這裏我舉一個例子。我認識一位胡伯伯,他是我爸爸的好朋友,爸爸周末經常帶我過去玩。
在爸爸和胡伯伯下象棋或聊天的時候,我經常找胡伯伯的兩個女兒在一起玩。
這兩個姐姐是雙胞胎,一個叫冰清,一個叫玉潔,她們兩個長得非常相像。但是我可以通過兩個人的發型和服裝輕易區分開她們,因為兩個人的個性存在著非常鮮明的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