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殊途同歸(1 / 1)

殊途同歸

開卷故事

有位作家老來得女,非常寵愛女兒。在女兒一歲多時,他因為工作不得不離家好幾個月。

臨行前,作家找了一張自己的正麵照片,放大後掛在臥室裏,然後一再叮囑妻子:“女兒這麼小,肯定對我沒什麼記憶。我走之後,你有空就給她看看我的照片,免得她把我忘記。”

作家依依不舍地離開了妻女,每次打電話回去,也都要追問一句:“有沒有經常給女兒看我的照片?”每次,他都要得到肯定的答複才會滿意。

一個月後,作家又打電話回家,照例是老生常談。妻子說:“這兩天,多虧婆婆來幫忙照顧我們,她馬上要回老家去,臨走時她卻做了與你截然不同的事情。”

“哦,什麼事?”

妻子回答:“她說,還沒離開寶寶,就開始想念寶寶了,心裏好難過。寶寶雖然還不會說話,但她心裏也一定會想我,會難過!所以讓我千萬不要在寶寶麵前提起她,讓寶寶忘記她,免得也傷心。”

作家聽了,心裏一陣感慨。當我們愛一個人,想一個人的時候,總希望對方也一樣想我們。豈知還有一種愛居然是:忘了我,免得和我一樣承受相思之苦。雖然表現方式南轅北轍,但是最後都歸結到一個“愛”字。

《故事會》每天都會收到很多讀者反饋,有來信的、有來電的、有寫郵件的,甚至還有親自登門拜訪的。各種反饋也是五花八門,有誇讚的、有痛批的、還有看了民間故事來求醫問藥的等等等等。但凡你能想象的、超乎想象的反饋,我們都曾收到。編輯部的同仁們當然也會產生相應的情緒,有時是欣喜,有時是失落,有時是無奈……

當我們從各種小情緒中掙脫,回頭再看這些那些反饋意見,心中是有感恩和自豪感的。有一種無奈叫孤芳自賞,有一種傷害叫無動於衷。不管是褒獎還是批評,讀者朋友們正是由於對《故事會》關愛有加,所以才直抒胸臆。正如陽光促使小草生長,細雨更讓小草茁壯。

農曆新年即將到來,希望朋友們一如既往地關愛《故事會》,且不吝賜教。雖然我們所處的位置不盡相同,但所懷的美好盼望是一致的,願世界更美好一點、家庭更幸福一點、故事更精彩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