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人之間,無論哪一種關係,黏得太緊,日久必膩,夫妻更是如此。何況人性中本來就有“偷來的果子最甜”的“劣根性”,越防範越容易偷溜。給對方自由是彼此的尊重,同時也是最體貼的態度;保持一定的“距離”,不會讓你失掉重心,而且還能讓對方離不開你,過著“隻羨鴛鴦不羨仙”的幸福生活。
給愛一個容器
愛需要一個容器,用這個容器裝煩惱,裝憂愁,裝矛盾。如果缺少了這個容器,婚姻就會出現危機。
力和菲結婚十年了,力常年在邊疆駐防,菲則在後方辛苦持家,盡管相隔遙遠,他們卻一直是互敬互愛的模範夫妻。
可是,有一段時間,這對模範夫妻卻鬧了很大的矛盾,甚至把離婚打到了法院。在法庭上,菲哭訴:“結婚十年,他一直駐紮邊防,我獨自一人在家,既要侍奉老人,又要教育孩子,樣樣為他做得周到、圓滿,讓他沒有後顧之憂。他歸家探親期間,我特意向單位請了假,在家陪他,給他做他最喜歡吃的菜,給他按摩腰肌勞損的患處,家務活一樣也不讓他沾,隻是一心讓他得到最多的休息和快樂。他歸隊時,我把家裏的全部積蓄給他帶上,生怕他出門在外受罪。然而我就一句話沒合他的味口,他就扇了我一個耳光……他沒有人性,我要和他離婚!”力則申辯道:“我遠在邊防時,常常想家,尤其想她。她對我的好,如電影般一幕幕掠過眼前。隻有想到她時,我才能在寒冷、沒有人煙的邊防站不覺得冷,不覺得孤獨。那時,她在我心目中是最完美的女人,她沒有一點點缺陷,真是怎麼想怎麼好!可沒想到,在我回家探親期間,有一個已經轉業的戰友從郊區專程來看我時,隻是在我家喝酒時間長了點兒,她就當著我的麵,摔盆砸碗,滿臉不高興。我小聲提醒她,她反而大聲批評我的戰友沒文化,鬧到最後,大家不歡而散。沒想到,她這麼庸俗,沒教養,不寬容別人,和她這樣過下去,還有什麼意思?”
其實,這完全是一個可以調解的糾紛,雙方都有錯誤在身。一方麵,丈夫的錯誤就在於沒有包容妻子的感受。僅有的幾天相聚,對深愛他的妻子來說,是十分珍貴的。在妻子看來,她已經盡到妻子的責任了,熱情款待了他的戰友,隻是他這個戰友實在不知趣,沒完沒了地喝酒暢談,把本應屬於妻子的時間奪走,她自然不會高興。另一方麵,妻子的錯誤在於沒有包容丈夫的感受。男人對女人最大的要求就是接受,接受他這個人,就必須接受他的一切,無論好的壞的。在丈夫看來,戰友來看他,是對他的重視,是他們男人間友誼的體現,無論戰友做了什麼,都是應當接受的。所以當妻子發泄不滿當眾反對他時,便惹惱了他,使他覺得自己在戰友麵前很沒麵子。
其實,夫妻之間最重要的相處之道就在於要給愛一個容器,這個容器就是寬容。適當的遷就,合理的謙讓絕對與“犧牲自己的麵子和尊嚴”沾不上邊。誰會從不犯錯,誰又會沒有疏忽的時候?不然,寬容的美德不就成了空中樓閣?夫妻雙方要能認同一個事實:兩人是截然不同的兩個個體,在發生矛盾時要相互寬容忍讓,多從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多溝通,相互關照,如此才會和睦相處。
丈夫期待妻子的寬容,這種寬容有點嬌縱,有點放任,有點調侃,這種寬容,固然會使丈夫沾沾自喜,但也容易使他安身立命,找到自己應有的位置,他在享受所謂的成就感時,自會表現出“軍功章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的胸懷。
能夠用心聽丈夫誇誇其談是一種寬容,男人在女人麵前吹牛往往不過是他缺乏自信的一種表現。妻子如果不能傾聽,他的自信心弄不好就會漸漸失去。
能夠允許丈夫沉迷一些小事是一種寬容,比如對光盤、電子遊戲或撲克等著迷,男人的潛意識中普遍存在“兒童心理”。妻子要懂得,隻要丈夫的這種“不成熟”的玩耍行為沒有出格,沒有過分,就應當允許,允許本身可能就是最好的一種關愛方式,可以使工作辛苦的丈夫獲得精神上的鬆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