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趙尚誌槍殺抗日英雄“小白龍”的真相及其嚴重惡果(1 / 3)

人物春秋

作者:張克 黃強

趙尚誌抗日之功不可磨,然其為何殺害黨內同誌,實在值得深思。

“小白龍”是誰

我第一次聽說“小白龍”(即蘇衍仁)及傳聞是在1963年,記得那是在黑龍江省東部的林口縣奎山公社中山陽村采訪。上了點年紀的鄉親們說:從張作霖時代到偽滿到東北光複——趕走日寇後的三年大剿匪——我黨為建立與鞏固東北根據地而進行的大規模剿匪鬥爭勝利,這一帶一直鬧胡子——土匪。他們有的能說出幾股土匪“綹子”的名號,講土匪們的一樁樁令人發指的罪行。但有幾位六七十歲的老人卻對我講了一位好胡子——綠林好漢“小白龍”的傳聞。這“小白龍”據說是民國年間到日寇侵占東北後幾年間的人,在牡丹江地區很有名。“小白龍”不是匪號,而是山區民眾與大小綹子給他起的綽號。一則因為他年輕長得英俊,夏天一身白綢緞衣褲,愛騎白馬;二來他行俠仗義,劫富濟貧,從不欺淩百姓,還常周濟窮苦人糧食衣物;再有就是武藝高強,槍法好,百發百中等等。據老人們說,胡子——連大綹子都懼他三分,小綹子都聽他的“招呼”。每當胡子搶劫,隻要有人敢喊一句“小白龍來了”,胡子趕緊住手、開溜。問到這小白龍的歸宿,一位曾當過私塾先生的高姓老人一再感歎:“這麼好的綠林好漢少有啊!可惜從民國廿五年就再也沒聽人說他了!有人說他跟抗聯走了,有人說他讓日本鬼子打死了……”總之是不知其所終。

記得當年我已真的相信“小白龍”確有其人了,但不要說中山陽村的老鄉,就是在林口、勃利、穆棱三縣,上了年歲的有知道“小白龍”的,卻打聽不出他的真名實姓,更說不清他的所終。1984年在北京,著名東北籍老作家駱賓基先生給我一本《過去的年代》,這是由他執筆的李延祿的東北抗日鬥爭回憶錄。李延祿在文革前是黑龍江省副省長,東北抗日聯軍第四軍的軍長。讀過回憶錄,對東北抗日鬥爭——特別對東北東部地區的抗日鬥爭有了較全麵的了解。尤其是給我在1963年聽說過的“小白龍”對上了號——“小白龍”就是曾經在吉東——牡丹江地區很有名氣的綠林好漢、抗日英雄蘇衍仁。而且也知道了他的所終——盡管當時難以相信,但卻是事實:他被赫赫有名的東北抗日英雄趙尚誌槍殺。記得當時心情沉重,既為“小白龍”蘇衍仁的下場感到悲傷,又為趙尚誌這位民族英雄惋惜。不久,又讀到了原黑龍江省省長李範五的回憶錄《燕山黑水風雲錄》。李範五是穆棱人,東北抗日鬥爭前期一直在吉東——牡丹江地區的穆棱、寧安做地下黨領導工作。1935年春任中共吉東特委組織部長、代理書記,領導吉東地區地下黨與四軍、五軍等抗日武裝進行抗日鬥爭。他在回憶錄裏用了較長篇幅講述“小白龍”蘇衍仁,並且是趙部對四軍三團繳械、殺害蘇衍仁事件的處理者。可見,這一發生在同是共產黨領導的兩支抗日部隊間的血腥事件,盡管駭人聽聞,難以置信,卻是真真切切地發生過。

中國共產黨在“九一八”事變發生後的第二天就發出《中國共產黨為日本帝國主義強暴占領東三省事件宣言》,號召全國人民團結起來,共同反抗日本侵略者。隨後指示東北黨組織要團結一切抗日力量,建立廣泛的民族抗日統一戰線,共同進行抗日鬥爭。李延祿與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吉東特委書記吳平(真名楊鬆),團結教育吉東地區著名山林隊頭領蘇衍仁,引導他加入黨領導的部隊英勇抗日,是執行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生動成功範例。

抗日英雄“小白龍”

1933年秋,李延祿奉中共吉東局之命,率領反日遊擊軍(即抗聯四軍前身)從寧安南部開赴密山開辟新遊擊區。當時“小白龍”蘇衍仁的山林隊正活動在密山與勃利交界的山林裏。李延祿的部隊英勇善戰、群眾紀律好,又很快團結、吸收了趙挑水等的山林隊民眾武裝,對蘇衍仁產生很大影響。李延祿在了解了“小白龍”蘇衍仁和他的隊伍情況後,認為蘇衍仁雖為綠林道上的人,他們卻不騷擾、不傷害百姓,並且打過日本人和偽軍,是難能可貴的。而且他們是股大綹子,兵強馬壯,很能打仗,當地一些小綹子奉他為盟主。如果能把蘇衍仁爭取過來,使他們走上抗日道路,還能帶動其他的山林隊,壯大抗日隊伍。於是,李延祿和一團團長楊太和、二團團長史忠恒不帶一兵一卒進山拜訪“小白龍”蘇衍仁。蘇衍仁對李延祿、史忠恒、楊太和等抗日英雄十分欽佩。如今他們主動上山來見自己,可見是對自己很敬重,驚喜非常。雙方暢談很久,對李延祿關於時局的分析和團結抗戰的道理很受啟發。1934年7月,奉中共駐共產國際之命巡視吉東的吳平(楊鬆)來到密山,在反日遊擊軍哈達河密營見到李延祿。對他要團結“小白龍”蘇衍仁攜手抗日,更是十分高興,堅決支持。他身體力行,在“密山會議”結束後,立即與李延祿趕赴“小白龍”山林隊的山寨“登門拜訪”。一見蘇衍仁,他就喜歡上這位一身正氣、英姿勃勃的好漢,聽了蘇衍仁自敘身世,深表同情,說自己和“李司令”也都是窮苦人出身,為了打走日本侵略者救人民,才遠離家鄉和親人,跟定共產黨,哪怕丟了性命也在所不惜。他對蘇衍仁和頭領們講全國、東北、吉東地區的抗日形勢,指出隻有各個抗日武裝聯合起來,團結作戰,不斷壯大隊伍,才有力量打敗日軍和偽軍。共產黨是決心要團結、帶領全國人民抗日到底的。吳平的一席話,把團結抗日的道理講得明白,也充分表達了共產黨人對他們和所有民眾武裝的一片真誠。“小白龍”蘇衍仁,真是醍醐灌頂,撥開雲霧見青天。而見到吳平這樣從國外來的共產黨大官、大能人,又和李延祿一樣堂堂正正,一心殺敵救國,並且十分看重自己,他非常感動,納頭便拜,要與吳平、李延祿結拜,跟吳先生走、跟李司令走。吳平和李延祿見他如此爽快如此真誠,當場與蘇衍仁及主要頭領磕頭結盟。不久,“小白龍”蘇衍仁果然帶領他的三百弟兄加入李延祿的反日同盟軍,編為第三團,蘇衍仁為團長,黨組織派共產黨員鄧化南為三團政治部主任。李範五在《燕山黑水風雲錄》也寫到了吳平、李延祿與“小白龍”蘇衍仁磕頭結盟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