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拾貝
作者:劉唱
從大陸上的“領袖”淪落為孤島的頭目,蔣氏的心情無疑是酸楚複雜的,因而疑心重重,這就有了“洪門秘衛隊”。
1949年春,北平和平解放,整個祖國大陸全麵解放的形勢已成定局。同年1月21日,蔣介石在南京宣告“引退”下野,把代總統李宗仁推上前台,收拾殘局。5月底被蔣經國吹噓為“東方的斯大林格勒”、可與“馬奇諾防線”媲美的上海失守,蔣介石等待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反攻戰略化成泡影。6月21日下午3時半,蔣介石乘“美齡號”飛機黯然逃往台灣,開始了蔣家王朝父子兩代在台灣的統治。
蔣介石深知數十年來,之所以能夠打敗一切政敵,能有後來的權勢和地位,完全靠的是軍隊與“特工”兩件法寶,因此他深深地知道特務工作的無形威力,並不弱於軍隊的有形力量。在大陸兵敗時,真正與共產黨頑抗到底的則以特務人員居多,這更證明了對蔣家忠誠的是這班人,因而使蔣對特務工作愈加重視。蔣氏父子退台後,便決定在台灣全麵推展特務工作。1949年8月20日,蔣介石在台北圓山成立“政治行動委員會”,該機構的基本任務是:“統一所有情報工作,並使之充實強化。”蔣親自指定蔣經國、鄭介民、毛人鳳、葉秀峰、彭孟緝等人為委員。蔣介石在台複“總統”職後,又指令成立“台灣情報工作委員會”,簡稱“台情會”,彭孟緝任主任委員。該機構負責協調指揮國民黨黨政軍憲特各情報特務機構。此時“政治行動委員會”改為“總統府資料室”,蔣經國兼任主任,並接管了“台情會”,進而掌握了統治各門派情治機構的權力,其中包括由“中統”演變而來的“法務部調查局”和由“軍統”演化而來的“國防部情報局”、“軍事情報局”。領袖的長子當特務頭子,理應高枕無憂了,但到台之後的蔣介石猜疑之心奇重,他甚至不完全信任那些視他為至高無上領袖的“蔣家特務”,於是在1954年間又成立了一支完全由洪門人士組成,不隸屬於任何軍政編製的秘密特務組織——“洪門秘衛隊”。
洪門是中國近代社會中,規模最龐大、組織最健全的一個秘密會社組織。從成立之初一直到民國初年,它一直都是一個“群眾組織”,甚至可以說是中國曆代農民起義的繼承者。但是,隨著國民黨政府1949年來到台灣的所謂“洪門主流”,卻變成了國民黨統治台灣人民的助手,並逐步蛻變為“反共愛國陣線”等極右團體。
據了解內情的官邸人士指出,蔣介石這支秘密護衛隊成立得相當隱秘,不但一般的軍政首長不知情,就連情治單位高層人員,甚至負責蔣介石個人安全的“梅莊警衛室”,對此都知之不多。據透露消息的權威人士說:“在蔣總統去世之前,我們什麼都不能說,也不能出名,現在時代不同了,可以說了。”據他講:常年駐守在士林官邸後山上的這支秘密護衛隊乃由蔣介石親命前國防部部長黃傑之弟、在洪門具有雙龍頭身份的黃震負責,從洪門各山頭一共挑選了200 名沒有家庭拖累、絕對效忠領袖、孔武有力的壯年漢子組成。負責訓練的據說是一名退役的傅姓將軍。這支秘密護衛隊除了一般的體能訓練外,另一特色乃是每人均具有一項過人的江湖異術,包括氣功、詐賭、下毒等等。這群人平日分散民間,就以這些秘術在特權保護下招搖撞騙。據悉,迄今在台北一帶仍有由30名洪門師父組成的麻將老千集團,其中有部分人即為當時“洪門秘衛隊”的成員。這些秘密護衛的訓練,雖因個別異術而有所不同,但都要經過一番長期的辛苦鍛煉。以詐賭的人而言,為了鍛煉牌桌上偷牌的高明指法,據說每天都得花上一小時將手指頭浸在調醋的米酒中,以便指頭鬆軟靈活。除了這些特別技能的訓練外,還有一項必須的政治學習,就是對蔣介石徹底的、毫不保留的效忠。
經過了一年多的訓練後,這支200人的“洪門秘衛隊”被分為四組,分別駐守在蔣介石的草山、華夏、士林及蔣經國的七海官邸。他們平日分散民間,每人一把六發左輪手槍,在任務區域內負責巡邏。這群人雖然沒有任何正式的編製,平日亦閑散自在,但實際上,每一組50人內,也建立了一定的建製,即在文武護衛長下,其餘48人每3人分為一小組執行任務。知情人透露:以士林官邸部分而言,負責文事的護衛長叫黃正時,此人精於五行風水密術,尤精陰陽采補之道,深受老蔣寵愛;負責武功的則為一名謝姓人士。據見過他的人說,他的手指頭迄今仍因關節腫大不能伸直,就是因年輕時練北派鷹爪功練得過火的“曆史殘餘”。在他年輕時,他的指力據說可以拗斷一棵手臂粗的小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