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真好啊,燈光很溫暖,讓人覺得很安心。”(41歲,男)
“主要就是安心感,每樣東西都是自己熟悉的,那個人也是自己了解的。”(31歲,女)
“我開始喜歡上小孩了。在有自己的小孩之前,從來都沒想到過,小孩子會那麼好玩。”(40歲,男)
結婚後失去的一些東西——
“不能在不帶她的情況下,去酒吧玩到很晚;周末也不能一個人出去了。”(34歲,男)
“又要做家務,又要陪孩子玩,總覺得時間不夠用。現在就連安安心心讀完一本書的時間都沒有了。”(29歲,女)
“反而存不下什麼錢了,什麼都得兩個人分擔。”(27歲,女)
由於采訪人數有限的緣故,答案也很有限,但是由此也能看出,結婚給人帶來的好處基本就是安心感、快樂、治療作用等等,一般都屬於精神層麵。與此同時,結婚也讓人失去了一些東西,比方說,錢、自由、時間等等。和單身時代相比,錢和時間肯定不可能再由著自己性子,隨心所欲安排。
所以,我將結婚總結成一句話——用金錢和自由交換安心感與幸福感。
仔細想想,一代又一代人(包括最玩世不恭的“憤青”),為什麼最終還是會走進“愛情的墳墓”?答案恐怕就在於,年紀大了,自然而然就會開始渴求心靈的充實與安寧吧。
性格是否相合,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對婚姻的滿足程度
對自己的婚姻是否滿足,主要是由什麼來決定的呢?在我詢問過程中,得到最多的答案就是“看兩個人性格是否相合”,接下來是“能讓我尊敬(崇拜)”,其次是價值觀,這些都與人的內在有關。不過是否幫助一起分擔家務、對金錢的態度、收入等等也經常被提及。之前我認為可能比較重要的外在條件,像年齡差距、外表、職業等等,幾乎沒什麼人提到。
我們都知道,外在的東西很難改變,而內在的東西卻是任誰通過努力都能得以實現。那麼可不可以推斷出這樣一個結論呢?——幸福的婚姻誰都能實現。
那麼,具體怎樣做,才能創造出幸福婚姻呢?
1.寬容
我首先仔細詢問了那些彼此都覺得性格很合得來的幾對夫婦。
從妻子的角度來看,那些丈夫都具有“能讓人放心依賴”、“寬容”、“支持”的性格。而丈夫們則認為,正因為自己的妻子擁有“寬容”、“支持”、“樂觀”的特點,才能相處得其樂融融。
也許有人會問,所謂本性難改,性格不是早已注定了嗎?但其實,自身性格如何與兩人性格是否相合完全不是一個概念。“性格相合”,並非對方性格和自己性格的組合,而是要看對方性格中是否擁有上麵所提到的“寬容”、“支持”、“樂觀”等品質。
這裏我尤其想強調一下“寬容”。對男生來說,這是一個好妻子必備的品質。當然,對女生來說,一樣不可或缺。對於寬容的解釋很簡單,心靈廣闊、對他人不嚴厲要求。比方說,出現和對方意見不合的情況時,能做到耐心傾聽。對方遭受失敗的時候也不會很刻薄地指責對方。如果能做到這些,相信在對方心目中,對婚姻的滿意程度一定大大提高。
另外一點就是“支持”,無條件地支持對方,幫助對方盡量實現夢想,這也是實現“神仙眷屬”的一大要素。
2.對方是你能尊敬(崇拜)的人
能夠做到彼此尊敬的夫婦對婚姻的滿意程度,遠遠高於並非如此的夫婦。
兩個人能長期呆在一塊兒不膩味,“尊敬對方”這一條可說是強大黏合劑。正因為對方是你能夠尊敬的人,才能抱著學習的精神,保持謙虛的態度,並在無意識的狀態中將自己和對方所從事的事業緊密聯係在一起。所以,在選擇結婚對象的時候,一定要把這一條做為判斷標準之一。
不過在結婚後,也別忘了對自己嚴格要求啊,這樣才能使自己在對方心目中,始終保持一個受尊敬的形象。
3.價值觀相近
那些幸福的夫妻們都跟我提到“價值觀相近”這一條,同時還補充了一點,就是“自己最真實的那一麵,對方完全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