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別以為這就是女人下廚境界的頂峰了,還有一種女人,完全沒有把做飯當成一件工作,而是當成她生命裏不可缺少的趣事,自己吃得很少,但喜歡看別人把她做的菜吃得幹幹淨淨,從中獲得極大的滿足感。不但如此,她還喜歡不斷找靈感、出創意,舉一反三變化出不同菜式,把做菜當藝術,自己是藝術家,隻要有人懂得欣賞,就徹底忘記自己的疲憊。
飯要做的好,更重要的還在於心,這種心歸根結底是愛。如果有愛,不管天賦好還是不好,完全可以學嘛。因此,有許多女人就視做飯為一種樂趣,原因在於他深愛家裏的那個男人,那個孩子。她懂得,那個男人給她撐起一片天,她累的時候,那個男人會從背後偷偷地抱著她,而那個孩子,是她和他的未來的希望,與其說她是做飯,不如說她在借做飯傳遞著深深地愛。
隨時有拿得出手的衣服
女人一生中最大的個人消費應該就是衣服。一個沒有漂亮衣服或不會買漂亮衣服的女人真是挺悲哀的,至於什麼樣的衣服叫漂亮自然是見人見智,但是至少穿衣服要半數以上的人看上去覺得漂亮才算成功。
在打開衣櫥的一刻,發現無從下手,其實這就說明你平時的購買是沒有計劃的,很多不合適的堆積在一起,都是混亂或衝動的情況下購置的。建立自己的衣櫥要有想法,有概念,得打好一個堅固的地基。比如說,必須要有可以上台麵的衣服,在很重要的時刻,可以表現最好的和最高的狀態。
水蘇是一個漂亮優雅的女人,學服裝設計出身的她在選購和搭配衣服上頗有一番心得。她常常將自己的衣櫥比作一棵樹,裏麵有著清晰的主幹,強大深厚,茂盛而層次繁多的枝葉則是其他的搭配,如此一來一個健康衣櫥框架就基本成形了。在穿衣哲學上,就是款式麵料均品質高、材質好的基本款,搭配一些單價便宜的衣服,以其特殊圖案的,多樣的色彩或者另類的設計作補充。
水蘇有條理地選購衣服也是在總結很多經驗之後開始的。從前,她的朋友中不乏亂賣一氣,最後發現出席各種場合時還是合適的著裝。水蘇會建議她們,買衣服如同用兵,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專賣店精美的櫥窗和優雅的店堂都是經過專業人士精心設計的,其目的就是為了營造出一種特別的氣氛,突出服裝的動人之處。但是,那些穿在模特身上或者陳列在貨架上的漂亮衣服不一定適合我們,不要在精致的燈光和導購小姐的遊說造成的假象中迷失了自己。為了避免被一時的購物氣氛迷惑,徹底了解自己是非常重要的基礎課程, 包括對自己的身材、氣質、職業要求的了解,讀懂自己的身材、氣質、膚色,了解自己適合的色彩和款式, 多花些精力在身材和皮膚的保持上,氣質的修煉上,才不會買回錯誤的衣服,簡單的衣服也會穿出漂亮的效果。
接下來,為自己製定一個清楚的理財計劃,然後每個月,把收入的一定百分比放入某個購置準備中,比如冬季買一件兩千元的大衣,搭配兩百元的絲巾配飾,夏季買兩件經典款連衣裙。愛美的水蘇從來不讚成女人為了省錢就不買衣服或買差衣服,女人應當在有限的好年華中要努力穿得漂亮些。買衣服並不會造成很大的浪費,而買來不穿才是最大的浪費。
服飾的流行是沒有盡頭的,但一些基本的服飾是沒有流行不流行之說的,比如及膝裙、粗花呢寬腿長褲、白襯衫……這些都是“衣壇長青樹”,曆久彌新,哪怕10年也不會過時。這些衣物是衣櫥的鎮山之寶,不僅穿起來好看,穿著時間也長,絕對值得。擁有了一批這樣的基本服飾,每年、每季隻要根據時尚風向,適當選購一些流行服飾來搭配就行了。
雖然是服裝設計師,但水蘇也有不少穿了10年的衣服——各色的西服套裝,黑、蘭灰、咖啡各一套,是訂製的,麵料做工版型都很好,都穿了5年以上,因為穿得次數不是很多,又是換著穿,所以很省。為了能夠長時間的穿上這些衣服,水蘇也非常注意保持體型,10年了,經曆了結婚生子,從一個少婦變成成熟風韻的中年女人,水蘇的身材基本沒走樣,她說隻要保持好身材,這些衣服穿到50歲都行,女兒長大後,還可以傳給她,衣服的氣息和故事會令孩子感到溫暖,更是環保之舉。
這就是衣服穿著回報率高的表現。一件衣服的穿著頻率越高、時間越久和其他衣服的搭配度越高,它的“投資回報率”也就越高。例如,一套300元的時髦裙子,如果第一季就不再流行而不再穿的話,就算每周穿一次,一季共穿了12次(1次×4周×3個月),穿一次的成本是25元。而一件1000元的精品大衣穿了3年,每年穿一季、每季每周穿一次的話,一共可以穿36次(1次×4周×3個月×3年),穿一次的成本不到28元。差不多的穿著成本、相差甚大的穿著品質和時間,一算就知道哪一件衣服才真正需要的和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