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章 嫣然一笑 處處皆春——曆盡鉛華,歲月之美(2)(1 / 3)

章含之的《跨過厚厚的大紅門》中記述了一個感人的故事:“有一次,別人看到喬冠華從一瓶子裏倒出各種顏色的藥片一下往口裏倒很奇怪,問他吃的是什麼藥。喬冠華對著章含之說:不知道,含之裝的。她給我吃毒藥,我也吞!”不要說章含之在旁邊聽著,就是我看著這段文字,已淚流滿麵。這是一種愛的表達。喬冠華是何等人物,他對愛的理解是如此之深。其實每一個深深愛著的女人,都會心甘情願地獻出自己的一切,去悉心地照料、庇護她所愛的人。男人在女人麵前永遠是長不大的孩子,女人不寬容他們,幸福何言?

維護男人的麵子其實也不難,體諒和忍耐就足以讓你做到。譬如,和朋友一起出去,他講一些事情,或許在誇耀吹噓,或許並不符實際,你要忍耐,不要當眾拆穿他。他做任何決定,說任何話,都要站在他這邊維護,和他同一戰線,對他的不滿和指責,請等到隻有你們兩個人的時候再說。

不過,這也不意味著女人在外麵就沒有發言和做決定的權利。比如點菜,比如買衣服,你大可以給出自己的意見,然後再問問他的意見,如果有分歧,兩個人商量決定,互相讓一步,盡可能圓滿些,這也能培養和顯示出兩個人的默契感。

總之,女人在外麵能夠識大體,就是給足男人麵子,他會在心裏很感激。其實,給足男人麵子,也是在為自己爭得一份愛與尊重。

懷疑,可說可不說,最好不說

錢鍾書先生形象地把婚姻比作圍城,引發現代人諸多感慨。一說圍城是禁錮人身心的一道樊籬,那麼何不索性將婚姻摒棄?

事實上並非如此。人們一麵嚷著婚姻的麻煩,一麵享受著婚姻的妙處。因為在婚姻的衛城內多了一份安全感,這種安全感來自婚姻中夫妻雙方的信任。一個溫暖的家,是可以遮風擋雨的,可以盡情地把喜怒哀樂向對方訴說,而不用擔心來自對方的出賣和傷害。

婚姻是一種社會關係,組成婚姻的男女雙方,在考慮是否和對方結婚的時候,除了考慮約定俗成的條件以外,信任這個因素是必不可少的。女人通常會對一個可以信賴的男人托付終身。男人也一樣,他絕不會娶一個讓他疑竇叢生的女人。

教堂婚禮的經典之處在於,你在上帝的麵前,將信任交付對方。你願意娶你信任的女人為妻,不管貧賤富貴、生老病死,都不棄不離。此時,信任微笑著把孤單的手,放到另一雙溫暖的手裏。

古往今來媒妁之言大行其道。因為巧舌如簧幾番言辭之後,能將男女雙方的家庭背景、曆史淵源、成長經曆、言行舉止等等,描繪得可以信賴,從而使信任感雙方心裏生根發芽,於是一樁姻緣從此促成。

在現代婚姻中,信任是一根牽心的線,收放自如,才會使婚姻更牢固。

男人是渴望自由的,不甘於在婚姻狹小的空間蝸居,更願意無拘無束地在廣闊的天空中遨遊。可是,他們記得歸家的路嗎?女人說,我信任我的男人,他是我放飛的一隻風箏,飛得再遠,倦了,也會飛回來,控製他的風箏線在我的手中呢!其實,很多女人說這話的時候,心裏也是沒底的。男人是這樣一種動物,女人的線放鬆了,他們會胡作非為;對他們約束得緊了,他們又容易撒謊。能收真正放自如的女人真的不多,在婚姻裏,信任這跟牽心的線,應該放多長呢?

結了婚的女人,情願完全相信自己的男人。常常放心地把手中的線無限放長,任由男人在外麵的世界裏飛。可是,外麵的世界很大很精彩,外麵的女人姿態萬千,外麵的誘惑無極限。有良知的男人,記得自己被心愛的女人信任的同時,就欠下妻子一筆連心的債。對他來說,對得起女人對他的信任成為一種責任。信任變成了一種無形的約束,一種無形的力量召喚著他回歸,天涯孤旅,男人企望靈魂的故園。

美滿的婚姻,應該建立在彼此信任的基礎之上。一旦得到對方的信任,就會加倍自重自愛,自覺地把對方的信任當成責任。

在一家設計公司任總經理的楊輝和妻子結婚14年,孩子已上初中。隨著楊輝在事業上的成功,妻子便從原來一家不景氣的單位辭職,回家專心照顧孩子。近半年的時間裏,楊輝發現妻子總是莫明其妙地對自己嚴加管理,不管任何時間,她都會打電話來詢問,即使是自己在公司開會,妻子也不相信,而是打車趕到公司一探究竟。不僅如此,楊輝還發現,妻子竟然找人監視自己,特別他晚上下班後的一舉一動,並隨時打電話來核實。盡管他多次找妻子談心,讓她相信自己,也一再表明他對妻子女兒和家庭的態度,可妻子總是疑神疑鬼,楊輝覺得自己快被折磨瘋了。

女人的心是敏感的,太悠閑的時候,就尤為敏感。因此,找些事情做,忙碌起來就沒有時間去胡思亂想了。胡思亂想會演變成為猜疑,把夫妻雙方都搞得非常痛苦。害怕失去往往會抓的越緊,抓的越緊往往會更容易失去。幸福的婚姻生活需要信任來維係,放寬心胸,讓自己轉移注意力,忙碌充實起來,讓內心自信健康,讓婚姻幸福長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