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弑父(1 / 2)

呂布糊弄完李肅後,立刻修書一封,令親衛快馬加鞭送到劉協府上。

劉協接到信後,二話不說跟著親衛來到軍營之中。

呂布看著一身便服的劉協,驚訝道:“王爺,您怎麼來了?”

“奉先我們進去說話,以防隔牆有耳。”

劉協二話不說將呂布拉入營帳中。

入座後,劉協問道:“奉先,董卓遣說客來招降你,本王已知曉,但你有沒想過殺死丁原後,這些士卒何去何從?”

呂布毫不猶豫道:“願意繼續跟隨的兄弟,屬下將帶他們一起歸降董卓。不願意的,屬下也不為難他們,給一點路費遣送便是。”

劉協聞言,微微搖頭。

呂布見此抱拳道:“屬下愚鈍,還望王爺指點一二。”

劉協眼中精光一閃,沉聲道:“本王需要一支直屬的軍隊。”

呂布聞言瞳孔一縮,小心翼翼的問道:“王爺的意思是?”

劉協用手指敲擊的桌子,一字一頓的說道:“你義父丁原帳下可有高順、張遼二人?”

“有。”

“那好,你等下刺殺丁原後,將二人叫來。”

呂布單膝跪地,恭敬道:“是,屬下遵命!”

說完,便提刀往丁原所在的營帳走去。

劉協望著呂布的背影若有所思。

其實上一世劉協才明白呂布這人雖然貪財,但並不是曆史上所說的那般不堪,甚至被冠上三姓家奴的帽子。

呂布屬於丁原所領導的並州軍事集團,但是當呂布殺了丁原後,把整個並州軍團都帶到董卓所領導的涼州集團手下時,整個並州軍團竟然唯呂布馬首是瞻。

這裏麵就包括張遼和高順。

這倆人都是三國時期數一數二的將領,雖稱不上忠心耿耿之人,但在曆史上也頗有好評。

可是在丁原死後,他們不但沒有任何為主報仇的行動,反而很聽從呂布的安排。

更耐人尋味的是,當時的呂布也就是一個主簿,沒有帶兵經曆,更沒有戰功。

而高順帶兵衝鋒陷陣,戰無不勝,早已成名,帳下的陷陣營聞名天下。

誰都聽過一句,“陷陣之誌,有死無生!”

張遼也早已獨立領兵數年,並且剛從河北募兵回來。

本著論資排輩的潛規則或者槍杆子裏麵出政權的曆史定律,應該是高順和張遼當老大,但事實卻是他們認呂布做老大。

那麼疑問來了,以張遼和高順為代表的並州軍團為何在呂布做出悖逆之舉後仍對其俯首帖耳?

按照劉協的猜測,呂布和他身後的並州軍團,當時很可能把董卓當成了忠臣,認為他代表的就是皇家的利益。

首先董卓雖然暗藏禍心,但是他進京誅殺宦官,奠定了忠臣形象,再來他之後護送皇帝安全回宮,繼而樹立了勤王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