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協一覺醒來後,發現本應該在伏府的伏壽,此時卻坐在床邊笑盈盈的看著自己。
“壽兒你怎麼不在伏府多玩幾日?”
伏壽聞言,莞爾一笑,眼神偷偷地觀察劉協的臉色,發現劉協麵色紅潤並未受傷後,這才鬆了一口氣。
回道:“臣妾昨晚便聽到消息,說夫君昨日完勝山賊,卻獨自一人回到王府。本想昨晚趕回王府,可爹爹不允,隻好今日清晨歸來。”
劉協見伏壽裝作一臉輕鬆的說出這般話語,心中有些心疼,細心的劉協早已發現伏壽的頭發被霧水打濕,此時略顯淩亂。
但劉協並不說破,反而跟伏壽說起昨天剿匪的經曆。
說到陷陣營大破山賊時,伏壽也是一臉激動,心生向往。
但是當劉協說到那個將自己錯認為虎兒的可憐女人時,伏壽也暗自流淚。
最後劉協說把俘虜全部處死的時候,本以為伏壽會心生不忍,但伏壽卻一改常態,說出一句令劉協大感意外的話。
“殺的好!”
看來伏壽是那種外表柔弱,內心卻很強大的女人。
就這樣,兩人在王府優哉遊哉度過了登基前的幾日,直到九月九日,董卓侍衛來臨的那天。
“王爺,今日是您的登基之日,請跟我們前往未央宮宣室殿。”
劉協頷首,緊了緊手中伏壽的小手,示意放心,便登上馬車,在侍衛的護衛下,緩緩的向皇宮駛去。
不久,劉協一行人便來到了宣室殿。
此時殿內文武百官皆到,無一缺席。
眾人見劉協來了,皆仔細觀察,然劉協龍行虎步,威儀大方,容貌上佳,麵色沉穩,一點都不像八歲小孩。
再偷偷往坐在龍椅上的劉辯一瞧。
隻見這劉辯今日不複往日神采,神色黯淡,一臉呆滯。
要不是頭戴冠冕,身著龍袍,初見還以為是那貧民農家的癡呆小兒。
相比較之下,劉辯相形見絀。
不少官員在心中暗暗稱奇,不由對劉協的印象大為改觀。
董卓見人來齊了,拔劍在手,對眾人說道:“天子暗弱,不足以君天下。今有策文一道,宜為宣讀。”
言罷,一旁的李儒撫須上前,展開詔書。
讀策曰:“孝靈皇帝,早棄臣民;皇帝承嗣,海內側望。而帝天資輕佻,威儀不恪,居喪慢惰,否德既彰,有忝大位。皇太後教無母儀,統政荒亂。永樂太後暴崩,眾論惑焉。三綱之道,天地之紀,毋乃有闕?陳留王協,聖德偉懋,規矩肅然;居喪哀戚,言不以邪;休聲美譽,天下所聞,宜承洪業,為萬世統。茲廢皇帝為弘農王,皇太後還政,請奉陳留王為皇帝,應天順人,以慰生靈之望。”
李儒讀策完畢,董卓示意左右士兵扶起劉辯,解其印綬,北麵長跪,稱臣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