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的電話

關係

作者:林希曦

媽媽打來電話,說小表妹要去美國,“讓她給你帶一個包,什麼牌子你自己挑,錢媽媽來出。”

媽媽自然是一番好意,可是我還是為之暴躁了。

小表妹因出差的緣故,往美國來回好幾次,每一次都被親戚朋友們要求帶各種名牌包。最多的一次帶了整整九隻,結果路上不小心丟了一隻——她自己賠了那一萬多塊錢,還落得個埋怨,埋怨她辦事不妥,答應帶包沒帶成。

我真是難以理解這種思維:網上多的是代購,幹嗎非要麻煩人家帶?代購比直接帶,是會貴那麼一點點,可是買不起就不要用啊,名牌包又不是什麼生活必需品,不買會死啊?

說到底還是貪便宜的心理。要最便宜的渠道,好做到性價比最高——至於當事人的麻煩和辛苦,大概是不計數的。

她反正也是去美國玩,帶幾個包也是隨手的嘛。媽媽說。

我很聽不得這種輪調,不客氣地說了媽媽一通:你也知道人家是去玩,不是去給你們當買辦?人家去旅個遊,你們非要搞得人家跟跑單幫似的拖上一大堆行李,還都理直氣壯地覺得是“隨手”、“不麻煩”?

我很看不慣這種不拿自己當外人、不怕麻煩別人的習慣。然而我的親戚們好像都很有這種習慣。前陣子二表妹生孩子,想要大表妹孩子用過的奶瓶、衣服之類,叫大表妹的媽媽從加拿大千裏迢迢地給她往上海帶——她也覺得是“順手”,覺得一樣是從加拿大回上海,多帶點行李不算什麼。

這種理直氣壯理所應當的態度到底是憑的什麼?

就憑的是“親戚”這一層關係?

然而在我看來,任何關係都不是理所應當的。你要人幫你,先看看自己有沒有幫過人。再看看是不是有必要。請人幫忙,都是人情,受過人的好處,不說銘記於心,至少也是要放在心上,待得有機會時回報的。

若隻是為了省點錢,買點用別的途徑也能買到的東西,何必如此大費周章麻煩別人?

媽媽被我說得有點冤:我以前也從來沒叫她們帶過東西,這一回也是你阿姨自己問我的。

我小表妹的媽媽二阿姨是個熱心人,她女兒出國的那些“行李”,十有八九是她攬的活兒。也許在上一代人的觀念裏,錢比“麻煩”重要,能省錢,就不怕麻煩。

所以為了幫我“省錢”,我阿姨不惜麻煩她女兒。

然而我是個頂怕麻煩的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絕不肯為了省點錢而給別人增添麻煩。媽媽說自家親戚沒關係,表妹和你也是一向要好的——這大概也是觀念上的不同。對我媽媽她們來說,關係親厚,覺得是自己人,就可以不怕麻煩對方。而我是越親厚越要體恤對方,哪怕是自己的父母愛人都不肯隨意麻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