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紐約飛往上海的飛機上,胡藝凡頭戴耳機,認真的聽著自己錄製的新歌《藍蓮花》。
沒有什麼能夠阻擋
你對自由的向往
天馬行空的生涯
你的心了無牽掛
……
錄製這首單曲,花費了他三萬美刀,兩萬積分。不為別的,隻為不想糟蹋了這首經典之作。
錄製這首歌曲曆經一個星期,親眼目睹了大中華和老美之間的差距,領教了什麼叫文藝國度,隨隨便便一個二級錄音棚就堪比國內頂級的水平。
而國人和老美之間最大的差距不在於人家的設備有多好,人家的吉他手有多牛,而是那種對待音樂的態度。
雖然他們聽不懂中文歌詞,可是歌曲最終完成時,錄音棚的樂隊成員幾乎都泣不成聲。他們一次次的詢問這首歌的歌名和含義。
胡藝凡用蹩腳的英語告訴他們:“藍蓮花:堅定不移追求夢想的精神!”
這個樂隊成員聽完後激動不已,表示日後胡藝凡再來美國一定要合作下。
雖然有搬運工係統,但是還有很多歌曲是胡藝凡不敢觸碰的,《藍蓮花》就是其中的一首。不是因為這首歌曲有多難,而是因為他自認為自己的精神領域還沒達到那個境界。
小學時期聽港台音樂,諸如張雨生、張學友、周華健、羅大佑、李宗盛等等;初中時期迷戀黃家駒;大學時期才開始聽許巍、汪峰等、崔健,也通過許巍認識了什麼叫“民謠搖滾”,認識了它的奠基人鮑勃·迪倫。
之後的大學年代,民謠搖滾一直都是胡藝凡的最愛,從中華到歐美,它不同於重金屬搖滾,乃至死亡金屬,也不同於流行情歌,它屬於那種能讓人的心平靜下來的神奇歌曲。
許巍的歌曲,從狂躁封閉的九零年代,到開放的電子時代,從孤獨滄桑的探索期,到明亮溫暖的安靜期,無不帶有強烈的個人色彩。
《再別處》和《那一年》奠定了許巍獨一無二的人文歌手的地位。
而歌曲《兩天》和崔健的《一無所有》一同被收錄到大中華當代詩歌文選。華語樂壇有無數好歌詞,但唯有這兩首被選上。
《時光·漫步》開始,許巍的作品開始慢慢流行起來,不少經典歌曲也常在電台、歌曲榜上出現和被點播,而他音樂中或孤獨或悲傷或沉潛或解放或頹廢或迷茫,讓人們震驚不已。
這個世上還有這樣的歌手,這樣的歌曲?
可以說,許巍的音樂魅力,跨越了貧與富的界線,超越貴賤的差別,無論是學生、文藝小青年,還是小資、白領,明星大腕……聽許巍,似乎成為了一種深度和品味的象征……
後來,許巍的音樂開始走向佛理和禪學。當年胡藝凡最喜歡的男歌手許巍和女歌手王菲都投向了佛的懷抱。
都說國人是沒有信仰的一群人,活的空虛,活的寂寞,活的心驚膽戰。不少頂級的歌手早已發覺這點,紛紛尋找靈魂的寄托。
而佛和禪乃是東方人的首選。
這和封建迷信沒關係,它是一種人文,一種信仰。
……
上海浦東國際機場。
胡藝凡就要下機了。
出口處,無數媒體記者和粉絲們圍成一團。不少旅客都看到了牌子上寫到的“胡歌”字樣。
一個小時前,胡藝凡在微博上發了句:“上海,我來了!”
一個小時後,迎接他的是人山人海。
這一刻他明白,自己一直都沒被忽視,自己是存在的。
墨鏡,藍色鴨舌帽,馬尾辮,破洞牛仔褲,煙灰色的T恤,胡藝凡看起來依舊那麼不羈。
剛到出口就被記者朋友們的長槍短炮圍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