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異變 一(1 / 2)

東方炎從小和酒鬼父親來到楊柳鎮郊外的莊家村生活。莊家村本不會收下他們這對外鄉來客,好在酒鬼父親擁有一身打鐵的技術活,平日裏給村裏的人免費打鐵,讓他們免去了農具之憂,這才讓他們兩人住了下來。他們給東方炎父子指定的位置是一處遠離村民的偏僻之地,村民隻會在需要農具的時候才會到這裏來。在東方炎小的時候,由於買不到新的衣服,酒鬼父親也粗於照顧東方炎,因此東方炎總是給人一種髒兮兮的感覺。莊家村的大人就嚴禁自家的孩子和東方炎來往,有人說東方炎是個野孩子,看到他時還會朝他扔石子。待東方炎漸漸大了,知道如何照顧自己後,不讓別人欺負後才稍微好了些。很快,東方炎來到他家,走在門口時,並沒有聽見往常那熟悉的打鐵聲。東方炎朝門外的打鐵棚望去,他看到,就連爐裏也沒有半點火星和高溫。很顯然,老酒鬼父親今天未曾開工。東方炎踏進門口,有氣無力的叫了一聲:“死老頭,我回……。”‘來’字沒有開口說出口,他已經被房子裏的景象驚呆了。在這房間中間的那張桌子已經被人如切豆腐一般,整齊的切開倒在地上。在它旁邊的椅子也免不了被毀壞的命運,全散落在地上。牆上的劍痕深入牆上半寸,斑駁的血跡散落在上麵,看得東方炎心驚。“哈哈,別說為夫不給你這邪魔機會。若你能乖乖的交出那件神器,跪在地上磕頭認錯。為夫一高興,說不定能留你個全屍。”一個沙啞的聲音從房子的後院傳了過來。東方炎尋聲跟了過去,他看到了自己的父親正和一男一女兩人對立而站,從那兩人都頭鬢斑白,看去至少比東方起大上好幾輪。老者手裏拿著一把金色的寶劍,劍指東方起。他身上的棕色布衣已被人劃了好幾道口子,傷口露出來的血有的還在往外流出,可他卻絲毫不在意。那老婦嘴角有著一抹經過擦拭的血跡,她臉色蒼白,一手捂著胸口,一手用劍支撐著身體,很顯然已經身受重傷。相比起來,東方起也隻是嘴角溢出了絲絲的血液,雖受傷,但他臉上卻露出從容的笑容。似乎一點也沒有把前麵的那兩人放在眼裏。他一手提著一柄銀色的劍,一手握著酒葫蘆。絲毫未改東方炎心中酒鬼父親的形象。東方起抬頭喝了口葫蘆裏的酒,沉聲說道:“想不到二十年未見,你們居然雙修到了鬥靈十一道元靈階,更想不到我隱匿這麼長的時間,卻又被你們給找到了。既然你們找到了,那就別回去了。”布衣老者仰天哈哈一笑,說道:“你這邪魔,死到臨頭了說話還如此的猖狂。若不是昨天你在出外尋找鐵器而我們遇上,我們還真就找不到你了。”“快說,那件神器在哪裏,你再不說就別怪我下狠手了。”白發老婦失去耐心的說道。東方起輕蔑一笑,“真是好笑,我且問你,在你無天夫婦的手裏,可有憐憫二字可言。你們殺的人恐怕三天三夜也數不過來吧。你想動手便動手,何必說這麼多。”“哼,給你生路你不走,這是你自找的,受死吧。”布衣老者不願多說,一步劃向前,身體飄向東方起,手裏的劍刺出,劃出的氣影讓人眼花繚亂,劍氣逼人,四周泛起陣陣狂風。若不是東方起早就在這地方布下封氣陣,那劍氣已能毀掉這大半個村子。東方起腳尖一點,身體往後劃去。在他看清布衣老者的劍路時,手輕輕一帶,手裏的劍立即脫手而出。飛劍發出一聲如龍吟般的吟聲,無形的劍氣大起,竟幻成有形之氣。形如白龍哮九天之勢飛向布衣老者。布衣老者出手之快,有如天上閃電之光,氣勢如洪。他快,東方起的劍更快。布衣老者的劍花俏美麗,可擋住敵人的各種攻擊,但揮劍的動作卻太多。比起東方起最簡單的一招飛龍吟劍來說,就變得慢了一拍。東方起的白龍劍一擊恰巧躲過布衣老者的劍,直逼布衣老者的眉心。他心中大歎不妙,停步向前,執劍之手一帶,紅劍一攔,死死的護在了他的眉心處。叮!兩劍相碰,發出刺破隔膜的尖銳之聲。白龍劍不停,強大的劍氣不斷逼向前。逼得布衣老者連連後退。布衣老者剛才使出的那套劍法沒有施展完,就被對方的白龍劍硬生生的給逼停,此刻又被白龍劍氣所傷,體內鬥靈之氣變得一片混亂,氣血不順,胸口血液往上一湧,吐了出來。瞧見布衣老者被東方起一擊逼得直退,東方起手上已經失去白龍劍,那老婦知道此刻正是下手的好時機。老婦怒喝一聲,“邪魔休得張狂,吃老娘一擊。”望著飛身而出的老婦,布衣老者心中大罵,你個笨死的豬,你就不能偷襲而去,一擊就要了他的命嗎?你大喊個毛線啊,怕那邪魔不知道你要對他下手乎?東方炎心下大驚,父親已無防身之器,那臭八婆這一擊豈不是會要了父親的命?“老頭,小心啊。”東方炎忍不住對父親大喊一聲。東方炎的話音剛落,花白老婦的劍已經到了東方起的跟前。東方起不躲,拿著手裏的葫蘆代劍而出。兩器相撞,都是兩人鬥靈之氣大發,震得腳下發出顫抖,腳下的地麵崩裂出一條條如大蛇一般的縫。白發老婦萬萬沒想到東方起手裏那不起眼的酒葫蘆,能抵擋自己手上上等兵器的奮力一擊,正她與東方起僵持的時候。布衣老者的眼角已經看到了站出來的東方炎,他心下歹意立起。鬥靈之氣迸發而出,逼退白龍劍,隨即向東方炎躍去。東方炎的出現讓東方起早有了留意,不出他所料,心狠手辣的布衣老者果真向東方炎動手。東方起一腳向白發老婦的小腹,白發老婦之前受下重傷,不敢硬擋下這一腳,隻好退身而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