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國家優秀自費留學生獎學金”獲得者剪影(1 / 3)

“國家優秀自費留學生獎學金”獲得者剪影

人物

獲得2011年“國家優秀自費留學生獎學金”,我感到十分榮幸。在此我要由衷地感謝祖國對我在國外學習的肯定和鼓勵,感謝我的博士導師的悉心指導,並感謝德國研究小組全體成員的幫助合作。作為一名學習腫瘤學的學生,我希望自己能夠把所學到的臨床知識、技能與腫瘤發生發展的基礎知識相結合,在以後的工作中為腫瘤患者服務。

——崔甜甜

崔甜甜,2011年獲獎者,留學德國。

1982年出生,2005年7月獲濱州醫學院臨床醫學學士學位,2008年7月獲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腫瘤學臨床碩士學位,2011年11月獲德國耶拿大學醫學係博士學位。

在德國留學期間,曾獲得耶拿大學附屬醫院臨床研究的跨學科研究中心(IZKF)提供的博士生獎學金,2012年獲耶拿大學醫學係優秀博士畢業生。目前已在國內和國際醫學學術期刊發表論文10餘篇。

得知獲得“國家優秀自費留學生獎學金”的消息,我十分欣喜和激動,也感到光榮與自豪。這個榮譽讓我體會到國家對我們海外留學生的有力支持與親切關懷,這將鼓勵我在海外更加努力地學習和工作。

首先我要向祖國對海外留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上的關心表示衷心的感謝,感謝駐英國使館教育處給我們留學生的幫助和支持,讓我們海外遊子感受到祖國的溫暖。此外,我要感謝祖國在我出國留學前對我的教育與栽培,特別是清華大學6年的學習給我的博士研究打下了不僅是知識上、更是科研態度和方法上的牢固基礎。過程係統工程是一個新興的交叉學科,其中涉及到多個學科的理解和研究。感謝倫敦大學學院(UCL)的導師和同事在我博士期間給予我的指導與幫助。最後感謝家人對我的支持。

這個榮譽是對我博士期間工作的認可,同時也是祖國對我寄予的深切厚望,是對我今後工作的巨大激勵。我將會繼續不懈努力! ——劉鬆崧

劉鬆崧,2010年獲獎者,留學英國。

1982年出生,2000~2006年就讀於清華大學數學科學係,並獲得理學學士和碩士學位。2007年開始在UCL攻讀化學工程博士學位,在UCL和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的Centre for Process Systems Engineering進行研究工作。博士研究的課題為“過程工業中的供應鏈管理”,用數學規劃的方法對過程工業中供應鏈係統進行優化。其中參與多個企業合作研究項目,合作企業包括Syngenta、Praxair、Honeywell等。2011年完成博士學位答辯。目前在UCL的EPSRC Centre for Innovative Manufacturing in Emergent Macromolecular Therapies做博士後研究。研究興趣主要是混合整數規劃、生產計劃和調度、供應鏈優化、水資源優化管理、數據挖掘、生物過程的建模和優化等。

目前已發表各類學術論文20餘篇,其中多數為第一作者。多篇論文發表在AIChE Journal、Industrial & 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Computers & Chemical Engineering等國際頂級專業期刊中。曾多次參加研究領域內的國際學術會議,並在會議上作報告。擔任多個國際期刊和會議的審稿人。博士期間獲得的主要獎勵包括英國政府海外研究生獎學金(ORS)、倫敦大學王寬誠研究生獎學金、UCL研究生院學生會議一等獎學金、英國皇家工程院國際旅行獎學金等。

獲得這份厚重的獎勵,我首先感謝祖國。祖國的改革開放與飛速發展給了我們這代人出國深造的機會,給了我們一個公平競爭的平台,給了我們攀登理想階梯的強大動力。我的理想是成為一名優秀的材料研究者,為國家的教育事業與科技進步作貢獻,祖國的繁榮是我成長的基礎。

其次,我要感謝導師。博士期間的導師汪正平教授非常勤奮、謙恭、開明和平易近人,他對我的博士研究工作給了很多的啟發、指導與自由度。他用貝爾實驗室的研究精神來激勵我,他對我最常說的一個詞就是“創新”。他鼓勵我去嚐試各種離奇的想法,去實現自己的目標。他鼓勵我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工程問題中去,讓我有了很多與工業界接觸的機會,把眼界放寬。他十分注重培養團隊精神,也重視挖掘我獨當一麵的能力,他說這是在工業界走技術發展路線的必要條件。他鼓勵我學成之後回到祖國,回報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