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了解對方的經濟基礎。來自不同家庭、不同環境的人有著千差萬別的經濟狀況。了解後才可以知道對方能接受的尺度和範圍在哪裏。
第二,溝通消費相關的問題。談到消費,會涉及消費的能力、習慣、喜好和計劃等問題。你可以通過仔細觀察來留意對方的看法,也可以開誠布公地詢問對方的看法,這樣才可以避免誤會。好像你和男友間,因為消費檔次的不同產生了分歧,導致彼此互相抱怨。這些都是可以通過溝通來避免的。
第三,協商製定戀愛花銷。兩個人出發點不同,做出的選擇也不同。比如,一個人想節儉點,好存錢來實現將來的目標,另一個卻想著當下行樂。這就需要大家協商來解決問題了。
談戀愛時,建議男方大方些,該花的就得花,對於花銷多支付些也沒有什麼,當然要在自己經濟範圍內許可的情況下。你付出更多一些,女友看在眼裏,甜在心裏,自然也不會吝嗇於對你的感情了。
女孩子呢,也不要什麼錢都要男方出。也可以通過送些小禮物、給些小驚喜等事情來回應對方。這樣既可增進彼此的感情,也解決了如何分擔花銷的困擾。對於愛人來說,一味接受沒有回報,也是一種負擔。
至於選不選擇“AA製”,有兩點可以參考:一是女方主動提出;二是雙方的經濟條件相當。如果兩個人都很富裕,追求AA也不會傷感情。畢竟真正的平等需要建立在兩個人的經濟條件差不多的情況下才能實現。
3.保持經濟獨立
談戀愛最忌諱的就是經濟上依賴對方。男人怕遇上女騙子,女人怕遇上“小白臉”。即使對方再有錢,也沒有必要成為你的臨時飯票。一旦你連生存都要依靠對方,你也就失去愛人的能力,不過是對方養的寵物,以供消遣。
保持經濟獨立,不僅是個人尊嚴問題,還可以分擔對方的經濟壓力。不管是即將走入愛情還是已經身處愛情中的朋友們,請記住:堅持獨立才是你對愛情最偉大、最持久的付出。
處理好了金錢的問題,愛情才可以少點顧慮和阻礙!
男友怕我“太聰明”
我在公辦學校當老師,男朋友是公務員,在朋友中我倆的組合很令人羨慕。
我是獨女,父母都在國家單位,家境不錯。媽媽從小教育我在外不要露財,以免有人心懷不軌。對於媽媽的 “教育 ”我時刻銘記於心,不敢相信任何人。
剛認識男友時,想多了解他家的背景,經常找他朋友或者弟弟、妹妹出來聊天。他家有很多親戚在政府部門身兼要職,這些都使我對他的好感與日俱增,終於有了戀愛的感覺。我很愛這個男人,覺得比較般配,但我不敢告訴他我家的情況。我媽媽和好友都叫我不要說出來,怕他會惦記著我家的錢。
我不想愛情來自於物欲。每次出去我都留了個心眼,不掏錢。起初,他很樂意為我支付。可我心裏卻並未接受他的慷慨,總覺得他的付出是有目的的,也許是為了以後從我這裏得到更多。我也不知道為何會有如此想法。
一次逛商場時,他為我買了一件衣服,吃飯時因手上沒錢,找我借了一百塊錢。晚上,他把那一百塊還給我,我很自然地就接了,但他臉色突然變了。
談了六個月,我能感覺到一種冷淡在我們之間蔓延,不明白為什麼他開始慢慢疏遠我。通過各種途徑和手段,我認識了他最好的朋友。我故意接近他,假裝是男友的好朋友。終於他朋友告訴了我實情,說那個女人太愛算計,太聰明了。
我一直以為聰明是讚美人的最好詞彙。多麼諷刺,難道女人聰明也有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