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都是男婚女配,偏偏就你那麼不幸,結婚三年才發現先生是個同性戀。他還謊話一大篇,就是不願意悔改。被他騙得這麼慘,你既痛苦又傷心,也不知道以後該何去何從。先生究竟是不是心理變態呢?為什麼他會變成這樣?
什麼是同性戀
同性戀通常是指一個人滿意自己的生物學性別,並在性愛、心理、情感上主要的興趣對象均為同性,有時也指多次發生同性性行為。同性戀並不單單指的是性取向問題,很多出於好奇,被迫等原因與同性發生性關係的人並不是同性戀。
那些與同性產生愛情、性欲或戀慕的人被稱為同性戀者。對你來說很不幸,你的先生的確是個典型的男同性戀者。男同性戀者在行動中或幻想中通常以男性個體作為性戀和性欲滿足的對象;喜歡與男性發生性關係,對女性卻異常厭惡。簡單來說,就是男人愛上男人。
在中國,人們對同性戀仍然持反感、排斥的態度。大多數人都有著不同程度的恐同症,即畏懼跟同性戀沾上關係,對同性戀抱有偏見、歧視、厭惡的心理。因此同性戀者在社會上仍受到一定程度的歧視,多數不敢公開自己的性取向。
男同性戀者形成的相關原因
同性戀的形成與遺傳因素、性激素影響、家庭影響、社會文化等影響相關因素都有一定關係。
(1)遺傳因素:攜帶有同性戀基因的個體細胞,在某些條件下可以發展成同性戀細胞。同性戀的性取向大部分是由遺傳基因所產生的結果。
(2)性激素影響:胎兒的大腦受何種性激素的影響,決定了個體成年後的性取向。如果男性胎兒未得到睾丸激素的影響,而是受到母親卵巢的雌激素影響,男性胎兒大腦就會女性化。
(3)家庭影響:一個強勢、過度保護的母親配上一個軟弱、無力而又有敵意的父親,會使男孩缺乏對男性形象的適當認同。在早期的生活中,父母嚴厲禁止男孩與女性任何私下的、直接的聯係,對其與男性朋友的交往則無異議。這些都使他們非常恐懼和女性接觸,並為此感到不適、焦慮,害怕可能引起性愛以致對女性產生厭惡感。這種對女性的敵意和懷疑態度也會阻止他們接近女性而使其性取向轉向男性。
(4)社會文化影響:通常在嚴格的性別隔離環境中,長年處於性壓抑或性方麵的誘導演變,同性戀現象比社會上更為普遍,比如在軍隊、監獄、男校等。這種情況下產生的同性戀多是後天逆轉而成的。因缺乏與異性接觸機會或由於環境因素影響而暫時轉向同性戀的,多是假性同性戀。
三大技巧走出婚姻的陷阱
三年的光陰都換不回他的一絲愛意。其實不難看出,從一開始,先生就抱著利用你的想法才和你結婚的。現在這種混亂不堪的局麵對你也會產生很大的傷害。你們之間的這種狀態又該如何去調整呢?下麵的建議無論如何請耐心學習,希望你可以早日走出婚姻的陷阱。
1.認清繼續維係婚姻的三大危機
第一,健康危機。男同性戀者大多性史混亂,屬於各種性傳播疾病的易感高危人群。他們同時或者先後擁有多個性伴侶,並且缺乏相應的保護措施。由於以前不重視性生活的安全和同性之間不存在避孕的問題,因此,安全問題一直就是同性戀人群所忽視的。艾滋病患者中,同性傳播排第一位,中國多數同性戀者選擇結婚。好像你先生那樣沉迷於一夜情而後性濫交的人,發生性行為時感染了HIV並傳染給你的風險非常大。
第二,情感危機。男同性戀者多由於心理和身體條件的影響,很小的時候在與女性交往的過程中經常遭受拒絕和挫敗就回避、反感女人,逐漸形成了對女性的敵視,其後發展為對女性的否定、厭惡。好像你先生那樣,結婚後難以建立夫妻間的親密關係,也越來越冷漠,情感危機潛伏在家庭中,讓你時刻感到惴惴不安,又無依無靠。一直都感覺自己沒人愛,沒人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