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比趙桓更清楚這些糧食作物對大宋對影響力,這些作物能夠實現人口爆炸,會使大宋國力達到頂峰。
船隊每個人都得到了封賞,每人平地坐升兩級,人均分的田產五十畝,另外還有賞銀人均兩千兩。
待遇之優厚,無出其右。船員們激動的熱淚盈眶,他們都覺得這一趟九死一生的冒險之旅值了。
趙桓並沒有急著回宮,他想看著這些作物種下去。
開春,玉米花生還有番茄土豆紅薯等等都陸續栽到了地裏。
效果出奇的好,官府的耕種使得百姓們嘖嘖稱奇,他們從沒有見過這種農作物。
趙吏的夫人伽莉現在已經能夠說一口流利對漢語,她現在是這片皇家耕地的顧問,每種作物對習性以及種植方法都由她親自教授。
轉眼到了豐收的季節,成片成片對玉米在這塊異鄉土地上獲得了大豐收。
雖然沒有後世那種產量,不過也足以讓大宋子民們瞠目結舌了。
土豆的產量更是驚人,這玩意既能當主食又容易儲存,深受百姓愛戴。
花生也讓北方的百姓見識了植物油的爆香,做可怕的還是紅薯。
紅薯的產量可以用逆天來形容,一畝地數石的產量讓人難以置信。
不過紅薯儲存和食用很難作為主糧。這難不倒趙桓,趙桓親自發明將紅薯切片曬幹儲存。
而軍器監也按照趙桓的旨意發明出手搖式紅薯切片鍘,也就是後世的紅薯鍘。
曬幹的紅薯幹耐儲存,還可以煮粥,煉糖。
最偉大的發明還屬趙桓發明的紅薯煎餅,新鮮的紅薯用石磨磨碎,然後用鏊子烙煎餅。
這種紅薯煎餅儲存一年都能吃,要命的是它還能作為主糧,吃了不會反酸。
這些農作物的逆天產量,加上官府大力推廣,迅速的普及開來。
開始推廣並不順利,後來財大氣粗的大宋朝廷決定免費發放這些作物種子。
開始有膽大的百姓開始試種,結果出現了逆天產量,第二年就開始瘋搶了,家家戶戶都開始種植。
任何作物的普及都需要時間,紅薯玉米這些作物普及整個大宋,用了足足十餘年的時間。
十餘年後,太子趙昕已經二十二歲了,他現在已經成長為一個帥氣的太子。
太子寬仁,對事物往往有自己獨到的見解。趙桓偶爾出宮去各地遊玩考察,命太子監國。
太子也會把國事處理的井井有條,這讓趙桓很是欣慰。
對於孩子的感情問題,趙桓並沒有太多幹涉,太子趙昕娶了何栗之女為太子妃,唐婉兒的孩子趙柔兒也早已下嫁給了李綱小兒子。
另外南宮憐兒,李思思,田盈盈,還有嫣然公主等人生的皇子公主年紀尚幼。
何栗為四大輔政大臣之一,嚴厲的家教使得太子妃也非常通情達理,為世人所稱頌。
這一日早朝,文武百官齊聚。大宋的國力空前,國庫盈餘達數億兩白銀。各地糧倉頻頻爆滿,往往今年的糧食剛下來,去年的存糧還大大有餘。
於是各地重點發展養殖業,為的是讓百姓們能夠吃上肉。有了剩餘的糧食變能釀酒,便能飼養牲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