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名譽——熱騰騰的誘惑,名譽的光環蒙蔽雙眼(1 / 3)

莎士比亞說:“無瑕的名譽是世間最純粹的珍珠。”對於男人來說,名譽比他們的生命更重要。然而,很多男人卻被名譽的光環蒙蔽了雙眼,為了獲得名譽不惜一切代價。可是,名譽就像天上的雲朵,不能躺進去,隻要一躺進去就會跌下來。

1.渴望擁有名譽是男人的本能

“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這句話出自元朝高明的《琵琶記》。它既寫出了古時候那些考取功名的男人十年苦讀所曆經的艱辛,又寫出了一朝成名後身價倍增的榮耀。

很多男人也許都有過這樣的記憶:上學時,“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這句話常在老師的嘴裏蹦出蹦進,但那時的你並不能真正地領會它的意思,隻是看到同學獲獎時,心裏就會湧起一種羨慕之情。

長大後才知道老師是希望學生們通過努力考取好成績,獲得榮耀,滿足自己內心所需;也才明白了自己當時湧起的那種羨慕之情是自身對名譽的渴望。然而,當時的自己還太小,還不知道那是內心名譽的召喚。

伯克曾說:“對名譽的欲望,是一切偉大心靈的本能。”是的,在男人一出生時,名譽就根植於男人的心中,男人從小就有追求名譽的心理。這種渴望是熾烈的、是曼妙的,也是沉痛的。

正是因為受到這種心理的驅使,男人就開始渴望獲得光榮花,渴望站上領獎台,渴望揮舞著獎杯向世人宣稱“我是冠軍”。有了這種渴望,男人渾身上下都湧起向名譽前進的動力,各個領域的冠軍也都爭相誕生。

很多人都有體會:那些冠軍們在拿到獎杯的那一刻,他們熱淚盈眶,他們笑容滿麵,他們激動地與人擁抱卻說不出一句話來……多少辛酸、多少努力,都在這一刻獲得肯定。

也許有人會說,追求名譽是愛慕虛榮,男人應該淡泊名利,怡然自得。其實,渴望擁有名譽不是為了滿足男人的虛榮心,更不是為了向他人炫耀你有多麼了不起,而是對你自己本身渴望獲得榮耀的一種滿足,是對自身的一種肯定。它是一種正常的心理現象。正是這種滿足促使男人像一位身著鎧甲的勇士,披荊斬棘、不辭辛勞地向名譽前進。由此,名譽的光環才能照耀在你的頭頂上。

人生感悟:渴望掌聲,渴望鮮花,渴望他人向自己投來讚許的目光……這都是男人心靈本能對名譽的渴望,都是滿足對自己肯定的心理。有了這種渴望,男人才能像身著鎧甲的勇士那樣所向披靡,勇敢地朝成功之路前進。

2.名譽就像海水,飲得越多就越渴

叔本華說:“財富就像海水:飲得越多,渴得越厲害。名望實際上也是如此。”名譽是一件太重的行李,男人的生命不能承受名譽之重。正如前麵所說,重視和追求名譽是有上進心的表現。但凡事有度,如果一個男人太重視名譽,擁有了太多的名譽,那麼他一定背不動,甚至可能把自己壓倒,跌入人生低穀。

男人追求名譽本身沒有錯,可是,很多男人在追求名譽時卻不滿足,總是希望獲得更多的名譽,結果往往會弄巧成拙。葉彬是一個十分重視名譽的男人,把名譽看得高於一切,總是希望獲得更多名譽。自從他邁進社會,就一直為名譽而戰。

葉彬大學畢業後,進入了一家外資企業工作。他很勤奮,通過三年的努力,他已經從一個小小的職員榮升為部門經理,上司時不時地誇他,下屬也都對他畢恭畢敬,這讓他很有麵子,感覺名譽的光環正盤旋在自己的頭頂上。

不過,葉彬覺得這遠遠不夠,他想要獲得更多的名譽。為了獲得更多的名譽,他開始邀功,處處表現自我,經常以自我為中心,再也不像以前那樣踏實工作了。

有一次,總部派人前來視察工作。葉彬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如果能獲得總部的重視,那他就可以出國工作,就揚眉吐氣了。將來再回國來,那他就是第二個“唐駿”了。光想想,那輝煌騰達的感覺也很美。

因此,當總部的人到達公司時,董事長帶著部門經理以上級別的員工前去迎接。雙方見麵時,董事長還沒伸手與對方握手時,站在旁邊的葉彬就率先伸出手去握手。總部的人為了不掃他的麵子,微笑著跟他握了握手。

霎時,所有人的目光齊刷刷地射向他,他卻頗感得意,隻是董事長卻臉色鐵青地站在那裏。事後,董事長找到他談話,很惋惜地對他說道:“我一直覺得你是一個人才,本來打算向總部推薦你,讓你去那邊工作一段時間,增長一些見識。回國以後,再任你做總監。可是,你太令我失望了。”

葉彬怎麼也沒想到事情會是這樣子的,垂頭喪氣地走出了辦公室。

任何事物都是物極必反,名譽也是如此,追求得太多,終會被名譽所累。可是,很多男人往往不滿足自己已有的名譽,總是不斷地去追求過多的名譽。結果,可與願違,越走越遠,越來越遠離了最初的目標,直到看不見自己為止。

人生感悟:男人不要過分地追求更多的名譽,過多的名譽不僅不能讓你體會到成就感,還會讓你在追求名譽這條道路上,迷失自己。因為名譽是一件太重的行李,適當地追求一些,適當地放棄一些,在人生這條道路上,你才能輕鬆前進。

3.是名譽的誘惑,還是理想的召喚

有些男人小時候見到觀眾為演員歡呼時,覺得演員非常有麵子,心理便萌發了長大後要像他們那樣有名,走到哪裏都有媒體前擁後簇,以至於他們後來不管做什麼事,隻要能出名就好。

張柯上初中時就長得英俊瀟灑,眉清目秀。他從小就羨慕那些演員一展身手的身姿,羨慕那麼多人為他們歡呼,羨慕他們臉上露出的勝利笑容……因此,他開始萌生出要當出色演員的想法。

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張柯高中就輟學了,來到一個劇組當群眾演員。他以為憑著自己帥氣的外表,一舉成名隻不過是彈指之間的事。沒想到,導演根本就沒把他看在眼裏。

不過,一個體態豐滿且頗有幾分風韻的女人卻看上了他,她叫李梅,原來她是劇組的合作夥伴,也是一家公司的老總。她私自找到張柯說:“我可以將你打造成一名出色的演員,不過,你得答應我一個條件。”

她這句話正中張柯下懷,他來不及問什麼條件就答應了。原來那個女人是想將他包養起來,他雖然覺得這違背了男人的道德與尊嚴,但一想到隻要自己邁出了這一步,多少人會揮舞著雙手為自己歡呼,多少人會把他當神一樣崇拜,多少人會記著他的名字……因此,他義無反顧地答應了。

在李梅的推薦下,張柯果然得到導演的重用,偶爾還會成為一些戲劇的主角。可是,由於他的演技不夠成熟,總是被導演批評。意氣風發的張柯根本受不了這樣的委屈,一怒之下就辭演了。

萎靡不振的他失魂落魄地回到了住處,李梅則柔聲安慰道:“沒工作怕什麼,有我養活你呢!”

張柯突然覺得李梅此時就像一棵救命草,他心底的琴弦被輕輕地撥了一下。他怎麼也沒想到,這個女人會在他最困難的時候安慰他。從那以後,他覺得他們之間不再是單純的包養與被包養關係。

然而,再次讓張柯沒想到的是,一年後的一天,李梅卻平靜地對他說:“我們結束吧,我對你乏味了!”

張柯耳邊仿佛響起了一個晴天霹靂,他久久無語,強忍著淚水,最後失魂落魄地消失在靄靄暮色中。

培根說:“名譽像一條河,輕飄而虛腫的東西浮在上麵,沉重而堅實的東西沉在底下。”我們也可以把輕飄而虛腫的東西理解為虛假的榮耀,沉重而堅實的東西理解為理想。如果一個男人盲目地將名譽滲進理想中,那麼他的努力不是受到理想的召喚,而是因為名譽的誘惑。他終會迷失自己。

人生感悟:男人,在你追求理想時,請不要把名譽滲進理想中。如果你僅僅為成名而成名,即使“一夜走紅”也不能讓你體會到真正的成就感,你終會迷失自己。

4.源於奮鬥的名譽才能流芳百世

諾貝爾,一個家喻戶曉的名字。這不僅是因為他在化學化工方麵做出了重大貢獻,還因為他的傑出貢獻設置了世界矚目的諾貝爾獎。諾貝爾獎光芒四射,諾貝爾的名字也流芳百世。

毫無疑問,每一個男人都渴望像諾貝爾那樣流芳百世,都渴望站在獎台上手持諾貝爾獎向世人歡呼……可是,他們卻不知道這名譽背後需要流淌多少汗水。所謂“台上一分鍾,台下十年功”,要想聲名顯赫,就必須通過努力獲得。

可是,很多男人總認為獲得名譽有捷徑,比如,借著別人的光環來照亮自己,就如一個總管家的仆人也能出去威風一番……然而,他們卻不知道隻有通過努力獲得的名譽才能流芳百世,否則是徒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