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改變格局(1 / 2)

自從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一直作為霸主的麥國何曾受過如此的挑釁,即便是冷戰時期,強大的北俄也僅僅是暗算,可現在,天朝竟然明目張膽的擊落了麥國的戰機,這種恥辱無法讓麥國容忍。

一邊,麥國緊急調兵遣將,又增派了三艘航母戰鬥群,趕往駐紮在倭國的基地,另外一方麵,則是故技重施,在國際上不斷甩出天朝威脅論,拉攏盟友,一同對抗。

前者自然不用說,對於後者,也是麥國的一貫伎倆,不論打哪個國家,都會糾集眾多的小弟,一為增加自已一方的實力,另外也能共同平攤風險,而且屢試不爽。

可這次,讓麥國意外的情況發生了,歐洲各國竟然紛紛以各種借口推辭,響應者幾乎沒有,而同意踏上麥國這輛戰車的卻隻有印三國、非傭國以及倭國。

這個結果讓麥國的高層很是不滿,總統幾乎在國會上大發雷霆,同時也極為疑惑,難道歐洲各國真的如此害怕天朝麼?

天朝確實有錢,經過這些年的高速發展,其經濟水平大有趕超歐美強國的趨勢,天朝是有核武器,可有錢又怎麼樣,百年前的天朝不一樣是世界上經濟最發達的國家,最後還不是一樣被半殖民。核武器又如何,麥國每年花掉無數的金錢打造的全球反導係統也不是吃醋的,所以這些統統都不是理由。

很快中情局的一個情報展現在了總統的麵前,這份情報並不長,但卻清晰的表明了歐洲各國之所以不敢參戰的原因,竟然是迫於異能勢力的壓力。

相比於麥國,歐洲的異能勢力所擁有的力量,無疑要強大很多,平時,他們或許不會參與世俗界的爭端,甚至在暗地了推波助瀾,可現在,竟然口徑一致的向他們所在的政府表達的反對,不惜用武力威脅,嚴禁歐洲各國趟這趟渾水,就連一直跟麥國同氣連枝的鷹國也不例外,鷹皇室和國會同時接到了不下於三個異能勢力的告誡。

“哼,一群混蛋,真的以為沒有你們,我們就無法獲得勝利麼?”麥國總統阿瑟約-凱倫望著手中的情報,恨聲不已,不過他最終沒有失去理智,為了麥國的麵子,這次是絕對不能用外交手段解決的,但跟天朝的戰爭,必須要控製,畢竟兩個國家都擁有著核武器,一旦失去了控製,不說會不會導致地球的滅亡,僅僅是有一枚核彈落到麥國的國土上,自己這個總統絕對立馬下台,甚至會走上軍事法庭。

既然要控製,那麼於天朝的衝突,就隻能限製於局部戰爭。

在隨後的高層會議中,總統阿瑟約—凱倫跟陸海空以及海軍陸戰隊四軍司令經過秘密謀劃,最終商議,將此次戰爭定義為海戰。

天朝不是擁有兩艘航母了麼,不是僅僅用了半個小時就滅了倭國精銳艦隊麼,那麼好,麥國就跟你來場海戰,將你這兩艘航母艦隊徹底的打到海底,隻要取得這次海戰的勝利,在日後的談判桌上,麥國將擁有無盡的優勢。

“第六百零四號總統令。”最後總統秘書向參會的各軍將領下達了最後的命令,“調集中東的兩個航母戰鬥群,連同亞太的三個航母戰鬥群,以優勢兵力,徹底剿滅天朝海軍。”

“YES,SIR。”

……

既然麥國將這次爭端定格到了海戰上,此次站到麥國戰線上的三個國家中,倭國因為海軍精銳全軍覆沒的緣故,隻能提供航空兵的誌願,至於非傭國所謂海軍的那幾艘破爛小艇,直接被排除,那些開出去還不夠丟人的呢,但非傭國還是向盟軍提供了兩個軍事基地。唯獨印三國的海軍對麥國還有些用,其中兩艘航母艦隊,雖然老舊不堪,但聊勝於無。

就這樣,麥國的五艘航母艦隊加上印三國的兩艘航母艦隊浩浩蕩蕩的朝天朝進發。

而天朝也心照不宣的將兩艘航母艦隊拉了出來,這場二戰之後最大規模的海戰,一觸即發。

可就在這個時候,半路卻殺出了一個程咬金——北俄。

北俄作為天朝的鄰國,加之跟麥國的關係一向緊張,此時突然宣布,將派遣一支特混艦隊,以觀察員的身份加入戰場,讓這場海戰一下子就變得撲朔迷離了。

北俄的加入,讓麥國一下緊張起來,總所周知,北俄跟天朝雖然貌合神離,但在明麵上,還是屬於戰略盟友的關係,加之對自身利益的考慮,顯然他們絕對不允許天朝落敗,否則,天朝即便沒有亡國,但現在的領導層也絕對會被親麥勢力所取代,一旦那樣的話,北俄將徹底的被麥國所包圍。

所以,麥國可不相信北俄會老老實實的當一個觀察員,危急時刻,絕對會倒向天朝那邊。

而同樣,天朝就真的相信北俄麼,世界上沒有永遠的朋友隻有永遠的利益,北俄這次前來,初衷無疑是幫助天朝的,可那是在他們不知道天朝這兩支航母艦隊實力的情況下,一旦戰爭倒向了天朝,那麼北俄會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