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充分利用聯名卡
信用卡聯名卡不僅具備了普通信用卡的功能,還具有該聯名企業的會員卡功能,持卡在這些商場、品牌消費,都能夠享受到折扣和積分優惠等。如民生銀行的歐珀萊聯名信用卡、思妍麗聯名信用卡等,可以享受品牌優惠和多重好禮。女性可以根據自己的消費需求和習慣,辦理相關銀行的聯名信用卡,信用卡和會員卡合二為一,可以帶來更多的便利和實惠。
把錢花在最需要的地方
把錢花在能賺錢的地方,才能生出更多的錢;把錢花在不能賺錢的地方,你將賠上更多的錢。
有的時候,也許你會發現,在不知不覺中,辛苦掙來的錢就全都花沒了。其原因就在於老婆缺乏理財計劃,不知道到底該在什麼地方花錢。
不善理財的家庭雖然並不至於生活一塌糊塗,但是卻很可能疑惑於為什麼在收入日益提高的今天,家庭存折裏仍然沒有滿意的數目。
目前,社會上大約有20%的人潛意識裏有一種控製不住的購物欲。他們不知道家庭需要購進一些什麼東西,要達到什麼目的,隻是被購物時的自我陶醉所左右,經常不明不白地花些不該花的錢,買一些根本不需要或用處不大的東西,消費行為十分盲目和隨意。
許多女性對各種會員卡、打折卡可謂情有獨鍾,幾乎每人的包裏都能掏出一大把各種各樣的卡。許多情況下用卡消費確實會省錢,但有些時候用卡不但不能省錢,還會適得其反。有的商家規定必須消費達到一定金額後才能取得會員資格,如果單單是為了辦卡而突擊消費的話,就不一定省錢了。在商家看似種種優惠的“引誘”下,常常無意間擴大了女性的消費欲望。
小夏在北京一家雜誌社做編輯,由於住的是黃金地段,她又不愛與人合租,所以,每個月的工資差不多都交了房租。好在由於她經常四處投稿,也經常會收到一些稿費,但是她是個花錢沒有計劃的人,稿費一來,她就瘋狂地購物,請朋友們吃飯,出不了幾天,數百元的稿費就報銷了。趕不上發工資的日子,又收不到新稿費,她就開始借錢度日,節衣縮食,還美其名曰“艱苦樸素,人人有責”。
不少女性在工作上獲得一定的成就、家庭進入穩定成長階段後,希望能慰勞自己一下,實現年輕時的夢想,在生活上有所追求和品位……這一切都需要錢來幫你達到目標。一個月辛苦賺回來的錢,女性可能會全部用在打扮自己上。同時,日常購物的時候,又會因衝動而買了不少無謂的東西。這是女人與男人的最大區別,也是女性需要理財的最主要的原因,但理財的目的絕對不是抑製消費,而是要做一個理性消費的女性:既可滿足購買欲,又不至於花費過度,同時還有足夠的備用金。
另外,女性最普遍的心理是求廉心理,這在消費者的購買行為中表現得最為突出。其中主要原因是經濟收入不太充裕和勤儉持家的傳統思想,用盡可能少的經濟付出求得盡可能多的回報,但物美價廉也可能產生消極的後果。
一方麵,在觀念上,求廉心理引導著消費者低水平消費、吝嗇消費。另一方麵,有的消費者的求廉心理走向極端,購物時永遠把價格便宜放在第一位,進而發展為隻要是廉價商品,不管有用,沒用照買不誤。所以,有求廉心理的消費者在市場上尋求廉價商品的同時,必須考慮商品的實用性和一定的質量保證,否則會得不償失的。
精明人的合理消費是符合個性的消費,成熟的;消費者應該有自己的消費個性,而不應盲目地趕時髦,因為時髦的商品對某個具體的;消費者來說並不一定是最合適的。聰明的消費者不應該讓追求時尚的虛榮心左右自己的消費觀,任何時候都要選擇適合自己個性的商品,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女性理財應避免踏入雷區
對女性理財觀念的研究發現,偏於保守的思維常使女性陷入理財的誤區之中,老公應該幫助老婆避開誤區,和老婆一起理好財。
麵對時尚的誘惑管不住自己的荷包、對數字不敏感及對經濟形勢不了解、風險能力偏保守……女人不善理財的印象就此產生。然而,換個角度思考,這些往往是女性理財非常容易遇到的誤區,一旦撥開迷霧,調整好心態,理財之路就會豁然開朗。
1.理財一定隻賺不賠
談起理財,思想相對保守的女性往往第一個念頭就是理財就等於賺錢。理財當然包括投資賺錢,但不僅僅是這些。賺錢是一時的,而理財追求的則是一生的財務安排和規劃。理財的目的不是賺多少錢,而是保證財務安全。
以家庭理財而言,它包括教育規劃、消費規劃、現金規劃、退休與養老規劃、保險規劃、投資規劃、稅務籌劃、家庭財產分配與傳承等,涉及家庭生活的方方麵麵,是一個寬泛的概念。理財可以讓家庭財務狀況達到平穩,但它並不是投機,不意味著發大財。
2.理財就是苦苦攢錢
“我才不要理財,辛苦掙錢就是為了開開心心地花”,不少月光族女性這麼說。在不少愛消費的女性觀念中,認為“理財”等於“節約”,進而聯想到理財會降低花錢的樂趣與生活品質,沒辦法吃美食、穿名牌,甚至被歸為小氣的守財奴。對於喜愛享受消費快感的年輕女性來說,心理上難免會不屑於理財,或覺得離她們太遙遠。錢越多,生活質量越好,享受層麵越豐富,在工作之餘,享受人生,是非常必要的,但如果沒有計劃,大手大腳亂花錢消費,會在真正需要用錢的時候無能為力。
也有一些女性朋友明明收入不低,卻舍不得消費,能掙錢不會花錢,過度節約。理財的目的是為了生活得更好,過度省錢和過度儲蓄同樣不可取。
理財另一個目標就是確保在自己的經濟能力範圍內,花同樣的錢,過更高質量的生活,而不是為了未來而降低當下的生活質量。要合理運用我們手中的金錢,量入為出,適當提高生活水平,快樂幸福享受每一天。
3.無財可理
在現代社會,你隻做一個美女、才女還遠遠不夠,想做一個獨立自主的現代女性,你還是一個“財”女——高財商的女性。精明的女人不僅要懂得賺錢,還要懂得理財。然而在現實生活中,許多女人腦海中存在一種錯誤的想法,那就是:“我沒錢,怎麼理財?”
實際上,理財並不是有錢人的專利。100萬元有100萬元的理財方法,1萬元有1萬元的理財方法,2000元有2000元的理財方法。甚至一個月隻有幾百塊錢低收入、隻能勉強應付日常生活開銷的人,隻要能對自己的收入進行合理規劃,正確支出每一分錢,也能讓有限的收入換來幸福快樂的生活。
4.無法正視風險
投資有風險,這句話大家都知道。大多數人是厭惡風險的,但關鍵看如何看待風險,如何來處置風險。理財肯定要麵對風險,風險管理是理財的重中之重。大家都了解,期權業務的風險是較大的,彙率波動有時確實波瀾壯闊,但通過一些手段,諸如在現有彙率基礎上降低或提高協定彙率,選擇牛皮振蕩時操作等等,完全可以降低相應的風險。要想獲得超額收益,風險是不可避免的,主要看風險管理措施是否得當。在理財的過程中,一定要正視風險,不要因噎廢食,錯過了好機會,風險也有它的可愛之處——風險報酬。
允許老婆存私房錢
私房錢隻是老婆閨房中的快樂調劑品,無論滿足的是她的物質需要還是她的虛榮心,都是老婆自娛自樂的小把戲,男人都請別當真。
古時候,出嫁的女子為了防止被老公或者婆家拋棄,會偷偷藏一些首飾和衣物,以免發生不幸後生活沒有著落。流傳至今,就有了“私房錢”的說法。這很容易讓人聯想到一個古老的故事,說是女人做飯時,總是在舀出兩碗米之後抓出一把放到一個秘密的壇子裏去。這個舉動到了饑荒之年就發生作用了,這點額外存下來的米,不僅救了女人的命,還救了全家的命。所以,私房錢或者說私房米,除了應急之外,還有挽救危機的功效,同時,存私房錢或私房米的人又能獲得道德上的成就感,真是善莫大焉啊。
看來存“私房錢”最初是由於女人對於愛情和婚姻的不信任,而金錢,恰恰是個人獲得獨立和安全感的前提。時至今日,存私房錢是不是仍舊是不可告人的小行徑逐漸發展成為可以放在台麵上調侃、談論的新話題。
有些女人存私房錢是為了應對花心男人。男人有錢就變壞,此話雖然有失偏頗,但總還有些道理。男人有錢,如果不知道上進,花心找別的女人是肯定會做的,並且做得不好還會全身心地投入。這時如果女人沒有一點兒私房錢,那當然是要吃虧的。現在人際關係之脆弱之岌岌可危,例子太多了,不用在這裏來絮叨其緣由以及個案。既然是人際關係之一,婚姻關係當然也有很多是脆弱和岌岌可危的,愛人轉化成路人甚至是敵人的故事我們也聽得太多了。這種大環境下,留一手似乎還是挺有必要的。這是很多存私房錢防止婚姻破裂的女人的觀點。她們認為,婚姻破裂,情感上的損失當然無比慘重且無法估量,那麼,在這無法挽救的悲慘之上,盡可能地在經濟上讓自己不至於損失太大,也是聊勝於無。
男人們不要徑直去批評這種存私房錢的老婆是如何狹隘自保。我們提倡了太多的無私奉獻,特別提倡婚姻中的同舟共濟相濡以沫,這完全是對的,但是,我們可以相信所有為自己在經濟上留了點後路的女人,都是尤其珍惜婚姻的女人。不要把這種女人想象成隨時都要抱著錢罐子棄船而逃的人,恰恰相反,她們了解婚姻了解人性,她們明白人際關係包括婚姻關係的諸多可能性,於是她們才更懂得分寸,更懂得輕重。
有相當一部分女性說“私房錢”的叫法已經過時,應該叫“PersonalMoney”,就是歸自己自由支配的部分。當然,通常是由於夫妻雙方的消費觀念或其他分歧產生的,但她們顯然在其中享受得不能自拔。對於大多數女性來說,這部分私房錢未必是對方不知道的,但卻是自己有絕對控製權的。除此之外,女人攢私房錢也會“傳染”,還有相當一部分女人是聽了別人的建議開始攢私房錢的,而後發現其中的妙處和快樂。
私房錢對女性來說是一個良性的循環:有私房錢——心裏產生滿足和充實——安全感相對增加,享受中得到快樂——心情愉快,有助於促進夫妻間的感情。所以,私房錢這事,不在於存不存,而在於怎麼存,存的根本目的是什麼。當然,這裏麵有一個最關鍵的技巧:女人得讓私房錢為婚姻起到保駕護航的作用,而不是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