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鄧小平人生中的“第三落”與毛遠新有多大關係(1 / 3)

鄧小平人生中的“第三落”與毛遠新有多大關係

高端看點

1976年4月7日,中央政治局通過毛澤東提議撤銷鄧小平黨內外一切職務。當時,毛澤東對主持國務院日常工作、正大力推動全麵整頓的鄧小平產生不滿,其根本原因固然在於他和鄧小平對文化大革命的看法上存在難以彌合的分歧,但毛澤東的侄子毛遠新在他麵前經常說鄧小平的壞話,也是十分重要的因素。這些因素最終促成毛澤東發動一場“反擊右傾翻案風”運動,直接導致了鄧小平人生中的“第三落”。

同毛遠新的一次談話使毛澤東對鄧小平深為不滿

毛遠新是毛澤民的兒子。由於毛澤民是在新疆犧牲的,1975年9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在舉辦慶祝建區20周年活動時,特意邀請時任遼寧省委書記、省革命委員會副主任、沈陽軍區政委的毛遠新去新疆參加慶祝活動。9月27日,從遼寧赴新疆途中路過北京的毛遠新,前往晉見毛澤東。毛澤東見到毛遠新,倍感親切。

在毛澤東的眼中,毛遠新在“文化大革命”一開始時就參加“造反”,在實踐中“經受了鍛煉”,是在“文革”中成長起來的幹部,在“政治”上應該很“成熟”了。在與毛遠新的談話中,毛澤東果然感到毛遠新的“成熟”。他有地方工作“經驗”,對“政治問題”有自己的見解,因此,毛澤東很高興。毛澤東原來就比較喜歡毛遠新,通過這次接觸,對他的印象更深更好了。

毛澤東決定把毛遠新留在北京,當他與政治局之間的聯絡員。毛澤東作出這種安排出於兩點考慮:一是自己年紀大了,身體也很不好了,希望有一些親人在身邊,在精神上是個安慰,毛遠新是合適人選;二是毛澤東對於已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國務院副總理的鄧小平所領導的整頓工作有所不滿。本來,他是支持鄧小平整頓的,但當他感到全麵整頓有否定“文革”的趨勢時,就難以容忍,因此他對鄧小平主持中央政治局日常工作也不放心,留下毛遠新,就是為了使因身體原因不能主持政治局會議的自己與政治局之間保持一種聯係,自己的意見可以通過毛遠新傳達給政治局,政治局開會討論的情況,他也能通過毛遠新了解到。他認為,毛遠新是自己的侄子,忠於自己,又有實際工作經驗,能夠堅決貫徹自己的思想觀點,他向自己反映的情況也一定真實可靠。當然,毛澤東還有把毛遠新留在身邊以便培養的意圖。

但是,毛遠新是在“文革”中“發達”起來的,在思想上是極“左”的,在政治上與“四人幫”是一致的,與鄧小平則格格不入,對鄧小平領導的整頓也“看不慣”。他利用毛澤東的信任,從一開始就說鄧小平的壞話。

這次長談,毛澤東向毛遠新了解遼寧的情況,還特地向他了解中央和社會上對“文革”的態度。毛遠新向毛澤東彙報說:“我感到社會上有股風,就是對‘文化大革命’怎麼看,是肯定還是否定,成績是七個指頭還是錯誤是七個指頭,有分歧。”

毛澤東問:社會上有否定“文化大革命”的風嗎?

毛遠新回答說:有,在七二年批極“左”時就有,現在這股風似乎比七二年批極“左”還凶些。

毛澤東問:這股風來自哪裏?

毛遠新回答說:我認為來自中央。我很注意小平同誌的講話,我感到一個問題,他很少講“文化大革命”的成績,很少提批判劉少奇的修正主義路線,我擔心中央,怕出反複。

毛澤東問:你擔心中央出反複?

毛遠新回答說:七五年國務院開務虛會,遼寧省有兩個人參加,他們把講話稿帶回去,我看了,覺得國務院幾個副總理講話有些問題。特別是中央七五年4號文件(指《中共中央批轉1975年國民經濟計劃的通知》,此件經過毛澤東圈閱同意後下發)發下去以後,群眾反映很多。有人找我說,形勢剛好,社員積極性也起來了,看了4號文件不理解,有情緒,還問主席知道不知道。

毛遠新的話使毛澤東陷入了深思。他認為毛遠新的話是客觀真實的。毛遠新工作在基層,了解實際情況,了解群眾情緒,而且毛遠新與鄧小平沒有任何曆史恩怨關係,對鄧小平沒有個人成見,因此,他說的話是對的。毛澤東聽信了毛遠新的話。

毛澤東對鄧小平的不滿通過對兩封信的處理表現出來

由於毛澤東聽信了毛遠新的話,對鄧小平日益產生不滿。這種不滿,通過他處理兩封信表現了出來。

清華大學黨委副書記劉冰在工作中與清華大學黨委書記遲群、黨委副書記謝敬宜發生了矛盾。劉冰是老幹部,而遲群、謝敬宜是通過參加“文革”起家的。劉冰對遲群、謝敬宜在清華大學搞的“左”的那一套做法十分不滿,於是,劉冰想直接給毛澤東寫信,反映遲、謝二人思想作風和工作作風中存在的問題。劉冰知道,遲群是“四人幫”的親信,謝敬宜是毛澤東直接從身邊派出去參加“文革”的,兩人都是有特殊背景的人物,所以,劉冰把寫給毛澤東的兩封信,先後寄給了鄧小平,並請他轉送毛澤東。

鄧小平認為劉冰說得有道理,就把他的信轉給了毛澤東。第一封信是1975年8月間寫的,毛澤東看了劉冰的這封信,心中不悅,但沒有說什麼,指著放文件的櫃子對秘書說:“先放著。”劉冰沒有得到回音,就又在同年10月間給毛澤東寫了第二封信。毛澤東看了劉冰的第二封信,又把前一封信找出來重新看了一遍。

由於劉冰在信中表現出了對“文革”不滿的情緒,因此毛澤東對劉冰更加不滿,並遷怒於鄧小平。他認為,劉冰代表了對“文革”不滿意的那些人的意見,而鄧小平轉劉冰的信,就表明他也是對“文革”不滿的。聯係毛遠新對他說的話,他認定鄧小平確實是那些否定“文革”的人們在中央的代表。

10月19日,毛澤東在會見外賓後,把陪同會見的李先念、汪東興留下談話,直接表示了對鄧小平的不滿。他說:“現在有一股風,說我批了江青。批是批了,但江青不覺悟。清華大學劉冰等人來信告遲群和小謝。我看信的動機不純,想打倒遲群和小謝。他們信中的矛頭是對著我的。”

毛澤東接著針對鄧小平說,“我在北京,寫信為什麼不直接寫給我,還要經小平轉。你們告訴小平注意,不要上當。小平偏袒劉冰。你們六人(鄧小平、李先念、汪東興、吳德、謝靜宜、遲群)先開會研究處理。此兩封信(指劉冰等同年8月和10月的兩次來信)印發中央政治局在京各同誌。清華大學可以辯論,出大字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