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派”工程——培養年輕幹部的新途徑
基層黨建
作者:代堂明
海城市委在充分吸取近年來幹部人事製度改革經驗的基礎上,繼續創新載體,大力實施了以“選派市直機關優秀年輕幹部到鎮(區)掛職、鎮(區)優秀領導幹部到市直部門和村級黨組織掛職”為主要內容的“雙派”工程活動。
精挑細選,人崗匹配,把“合適的人”選派到“適合的崗位”。“雙派”工程共涉及選派優秀年輕幹部100名。其中,從市直機關選派到鎮、村掛職20名,從鎮(區)選派到市直部門掛職10名,從鎮(區)選派到村級黨組織掛職70名。在人員挑選上,海城市委堅持把“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於擔當、清正廉潔”的好幹部標準貫穿始終,精挑細選那些年齡結構好、學曆層次高、綜合能力強,具有較大培養價值的優秀年輕幹部作為選派對象。在崗位確定上,海城市委堅持以問題為導向,專門選取那些存在一定問題,需要加強和改進的單位作為派駐對象。在人崗匹配上,市委組織部根據年度考核、平時考核結果以及日常所掌握的情況,科學判斷每一位幹部幹什麼最合適、解決什麼樣的問題最適合,最終把他們選派到最需要、最能發揮作用的崗位上。
建章立製,強化管理,確保“雙派”幹部幹得好,待得住。為進一步強化“雙派”幹部日常管理,海城市委製定出台了係列文件,重點從六個方麵提出明確要求。一是全脫崗工作製度。掛職幹部任職期間,人事關係、工資關係仍保留在原工作單位,組織關係轉到掛職單位黨組織,與原單位的工作完全脫鉤。二是任職檔案管理製度。市委組織部建立掛職幹部任職檔案,建檔內容包括海城市“雙派”工程報名登記表、目標責任狀、掛職幹部工作手冊以及階段性工作進展情況等,力求做到材料齊全、管理規範。三是定期工作彙報製度。掛職幹部根據工作需要及時向派駐單位黨委(黨組)彙報工作,每季度向市委組織部、派出單位彙報工作,半年報送工作總結,年底遞交述職述德述廉報告。四是考勤製度。考勤工作由掛職單位黨委(黨組)負責,掛職幹部離崗時要履行正常的請假、銷假手續,離崗時間較長(5天及以上)的,須報請市委組織部批準。五是記“履職日記”製度。掛職幹部要經常深入調研,並將情況記入“履職日記”。各派駐單位對掛職幹部的“履職日記”情況每月檢查一次,市委組織部不定期抽查,並把“履職日記”的記錄情況作為考核評定等次的重要內容。六是動態調整製度。如有存在因病、家庭有特殊困難或本人素質、能力等方麵的原因不能堅持在派駐單位掛職工作的,市委組織部將及時進行調整。
明確任務,細化職責,確保“雙派”幹部考核評價科學準確。在對“雙派”幹部的考核上,海城市委堅持客觀公正、注重實績、群眾公認的原則。對掛職市直部門副職幹部的考核,主要集中在業務分工、調查研究和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等方麵;對掛職鎮(區)黨委副書記幹部的考核,主要集中在黨建工作規範化建設、基層黨組織體係建設、黨員隊伍發展管理等方麵;對掛職鎮(區)副鎮長(副主任)兼後進村黨組織“第一書記”幹部的考核,海城市委創新實施了共性化考核和個性化考核“雙百分評定”模式。共性化考核指標主要以派駐村推進“雙創雙爭”活動情況為考核目標,以“五個好”“五個有”創建目標為主要依據,分值為100分。具體包括“好班子、好隊伍、好機製、好作風、好業績”和“集體增收有渠道、村民致富有門路、環境麵貌有變化、文明創建有成果、民生穩定有保障”等方麵。個性化考核指標主要以“第一書記”駐村工作情況為考核目標,以“任期目標管理任務書”為主要依據,分值為100分。具體包括基層黨建、經濟發展、民生穩定、廉潔自律和作風建設等方麵情況。
“雙派”工程啟動以來,海城市百名優秀年輕幹部紮根基層一線幹事創業,共總結梳理出涉及黨建、經濟、環境、民生等問題409條,一批影響和製約發展的突出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特別是“雙派”幹部自身的綜合素質得到了明顯提升,湧現出了一批德才兼備、能力突出的優秀幹部,部分幹部已經得到了市委的充分肯定,提拔到了領導工作崗位。(作者單位:海城市委組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