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傑倫歌曲緣何入教材
文化大觀
作者:王旭明
語文出版社出版的九年義務教育語文教材,在修訂過程中將台灣歌手周傑倫的《蝸牛》歌詞以延伸閱讀的方式選入,媒體報道後引發社會反響。周傑倫歌曲緣何進入語文教材?
周傑倫是台灣“80後”歌手,雖然沒有考上大學,但卻是很多年輕人心中的偶像。他不僅會唱歌,還會演戲,彈一手好鋼琴,尤其是擅長譜曲,憑借自己的勤奮努力,創作出不少好歌曲,是世界華語樂壇的重要代表性人物之一,周傑倫其人已經成為一個激勵人積極向上的符號。
尤其是周傑倫的歌詞。無論是他自己創作,還是其他人創作,他演唱的歌曲都雅詞古韻,文化意味十足。在周傑倫的歌曲中,既有詩情畫意,又有諷刺貪官的內容,還有引導孩子聽媽媽的話,更有大量的文化信息輸出。他的歌曲歌詞不僅是一個文化標本,而且還是教材的料兒,能經受得住推敲和咂摸,說是範本,一點不為過。“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等待陽光靜靜看著它的臉,小小的天有大大的夢想”,如此積極向上、華章美詞的內容還不該進教材嗎?
2011年教育部下發的《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對語文教育的課程特點明確指出:“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人們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反應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應該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周傑倫的歌曲所具有的豐富人文內涵和對人們精神領域的影響,以及由此產生出來的熏陶感染作用都是進入教材的重要依據。
我不同意有人說入選周傑倫歌曲是教材編寫者的盲目追星。退一步說,如果這樣的星有更多的人追有啥不好呢?!
(作者係語文出版社社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