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劍英:年過七旬始創業
創業理財
七旬老人要創業
陳劍英是一位退休醫生。退休之後,她也像其他退休醫生一樣,受聘於各類診所,生活過得輕鬆又充實。
就在70歲那年,陳劍英卻坐不住了,她向親朋好友宣布了一個決定——自己創業做老板。家人們都很擔心她的身體,紛紛好言相勸,然而陳劍英卻執意按著自己的想法幹了起來。
開小店打健康牌
健康食品小食店在廣東湛江並不多,卻不代表生意會好。為此,陳劍英在經營的過程中很是下了一番功夫。首先,原料一定要真材實料。陳劍英認為,健康食品店與別的食店應有所不同,普通的食品店隻要食品味道好就可以吸引客人,但健康食品店除了味道要好之外,還要有一定的食療作用,否則客人來過一次就不會再來第二次。其次,利用自己的醫學知識,陳劍英根據不同人群的身體特點、不同的季節來調配出各式健康食品,以滿足食客不同的要求。她研製的海皇粥、鳳翅粥等,都非常受歡迎。
獨樹一幟“黃金粽”
陳劍英雖然年紀大,不過經營理念一點也不差。為了將小食店的生意做大,她經常想辦法增加食品品種。
陳劍英認為,雖然粽子原本屬於應節性的食品,但現在已是一年四季都有賣的,這是因為人們都非常喜歡吃粽子的緣故。現在的粽子幾乎都是用糯米做的,味道雖好,但比較油膩,多吃不易消化。為此,陳劍英翻閱了不少醫學書籍,在經過市場調查後,決定用北方人眼中的黃金食品——小米做粽子,並為這種粽子取了個好聽的名字——“黃金粽”。果然,“黃金粽”一推出,市場反應好得令她自己也想不到。
申請專利防假冒
陳劍英在經營方麵也有自己的做法。她想到要為自己的“黃金粽”注冊專利、申請商標。別看陳劍英的年紀大,在申請專利、注冊商標方麵比其他人更為聰明。比如她的“黃金粽”重點是申請工藝專利而不是申請商標專利。她認為,作為一種食品,隻有將工藝申請專利,擁有自己的專利配方,這樣才有更大的發展空間,也能防止其他人模仿或假冒。為此,陳劍英前前後後花了三四個月的時間,精心研究確定自己的品牌。
特色小吃有商機
在銷售上,陳劍英的方法也很特別。她在每一隻粽子上都掛上一塊自己商標的小牌子。目前,陳劍英已擁有自己的生產工廠。小小的粽子做到了不用手包,而是用器具來包裝,使每一個粽子的體積、重量均相等。同時,生產工廠還有一項嚴格的規定,生產時員工不準講話,免得不衛生的口沫汙染食物。
現已八旬高齡的陳劍英,非常看好湛江的旅遊業。她說,下一步打算挖掘更多的湛江本地小食品,通過自己的重新配製,在旅遊市場中尋找出更大的商機。
作為一位退休老人,陳劍英沒有像其他老年人那樣在家安享晚年,而是選擇創業做老板,這確實需要更大的勇氣和自信。
更為難得的是,她創業有頭腦、有計劃,懂得申請專利、申請商標,為自己今後的經營掃清障礙。並且,她還懂得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請來一位有經驗的經理來幫她打理日常的事務,以減輕自己的工作壓力。其經營理念和方式,很值得創業者學習。
(文/馬燦 據青島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