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楔子(1 / 2)

故老相傳,遠古莽荒時代,東荒海上一座仙山,曰鳳梧山,山腳四季如春,生機盎然,而山頂寸草不生,時常吹起陣陣熾熱的狂風,被人稱作“犭炎”。而就在這座山上有一神人,被世人喚作鵷。傳聞中,鵷是鳳族後裔,能夠掌控時間,行日月交替與四季變換之事。更有人說,鵷持有一紙長生法——入夢。據傳此法,能入己夢,更能入他夢,能操作他人命理,能在夢中改變他人時間軌跡。而施法者,自身會陷入渾渾噩噩的狀態,似癡傻一般,時不時地說些奇怪莫名之言,近“胡說”。不過,人卻能保持肉身不朽,青春常駐,甚至是一夢千年後,醒來時容顏不改。後世人皆言,得“入夢”者得天下。

世人為求長生法,為求逆天改命,常有人乘船東出,找尋鳳梧仙山,以期求得神人鵷之長生法,然而去的人或無功而返,或葬身茫茫大海,無人成功。然而既然無人可得“入夢”法,那麼這則傳聞又是因何而來?

有一則秘聞說,鵷與應龍比鄰而居,鵷所居的鳳梧山與應龍棲息的梨丘山相隔不足十裏,卻是彼此從未照麵。這裏不得不說到應龍。傳說應龍為雨神,是龍族後裔,能興雲布雨。傳聞其一哭會洪水泛濫,大澇三年。凡間大旱之時,為求雨,開壇焚香祭祀應龍,求雨之人跪拜哭泣,方能求得降下甘霖。傳聞,鵷曾化作凡人男子“炎梧”,去凡塵遊曆,途經一處村落,天大旱,村裏祭司正帶著整個村之人開壇求雨。就在那裏,鵷第一次遇見了應龍化身的女子“初雨”,然兩人並不知彼此身份。兩人一見鍾情,相約攜手走遍凡塵,解民生疾苦。數月後,當兩人最終得知彼此的身份,兩人沉默了,因為兩個人的族群彼此對立,勢同水火。然後鵷說,**裏必定求得族老為兩人主婚,應龍也說回去求長輩成全兩人美意。然而兩人都低估了兩個族群的仇恨,兩人都惹怒了族老,一人被困在鳳梧山法陣之中,常年被熾熱的“犭炎”衝擊,刮皮蝕骨,而另一人被鎖在梨丘山鎖龍淵中,冰寒的鎖鏈用萬年寒鐵鑄就,穿體而過。兩人隔海而望,十裏之距,卻如天塹,將兩人分隔而不得見。自此無數年天下九州澇災不斷,民不聊生。有人說就在兩人行走凡塵之時,鵷曾把“入夢”法留在人間,因為“夢”見未來,自知難以化解劫難,把“入夢”法留在人間以待有緣人。而很多東荒沿海地帶的人說曾得鵷親自為人入夢。

令一則秘聞言,“入夢”法並非無人得見,曾有一漁民在海上茫茫濃霧中尋得一處島嶼,其上有一凡人國度,曰女和月母國,國中皆為女子,偶有男子,卻都為外來人。這人打聽到,此國中之人皆奉“鵷”為神,每縫節,必祭之。這人不敢貿然明著打聽“入夢”法,怕惹惱此國之人,暗中調查發現,此國之主竟然掌管著傳說中的“入夢”法。此人想到“入夢”法必然不可得了,但是又不甘心無功而返。於是他便覲見女國主,懇求國主為他入夢一次,幫他改變命運,希望做上大官,一生富貴,而他甘願付出任何代價,哪怕是生命。等他最後清醒過來之時,他已回到家中,至於怎麼回來的卻是不得而知,隻是從此他瞎了。之後,回憶起夢中所發生的事,對人言,五年內,他必將官拜國師。果然,不出五年,便被國主封為國師,家財萬貫,跟他夢中所經曆之事一摸一樣。臨死之前,把一生之事寫入家誌,後人才明白“入夢”法的玄奇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