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大軍壓境(1 / 2)

當蔣國盛完成尖刀任務,在二連、三連的掩護之下,帶著一連順利地回到陣地,他的心都要碎了——四個排長,損了三個;十二個班長,壯烈了五個;全連一百五十多號人,就傷亡了四十五人。其他沒傷的人,身上的衣服,要不被穿了幾隻彈孔,要不被彈片劃爛,臉上都布滿汗水和血水膠結的泥土,隻露出兩隻血紅的眼睛,仍在噴吐著怒火。每一個人都是從死神的手下撿回的一條命。

隻不過是一個回合啊,死傷就如此慘重,蔣國盛的心豈能不碎。身邊的八個通訊員,不見了五個。剩下的三個裏頭,還有一個孫晶英。

並非他蔣國盛重男輕女。當他們一連尖刀一樣插入敵人的心髒,孫晶英所表現出來的機敏、勇敢,已令他刮目相看。但他心裏仍隱隱的想,她畢竟是司令的夫人啊。

一陣炮聲傳來,蔣國盛的心下不由一顫。朝日軍的方向望,隻見十幾輛坦克,正從兩裏外朝他們的陣地壓過來。坦克未到,炮彈已經先到。被他們一連尖刀得七零八落的日軍第一大隊,這時也重新組織了起來,在坦克的掩護之下,開始了進攻。

連隊已經各就各位。各排各班也按戰場規矩,班長接替了犧牲了的排長,副班長接替了犧牲了的班長。全連雖然減員將近三分之一,但建製仍然完好,命令仍然能夠有效地傳達,全連仍然是一個組織嚴密的整體,而不是一盤散沙。

這時,二連、三連已經和日軍駁上了火。他們分別對付著數倍於自己的第二、第三大隊的日軍。

第一大隊的日軍雖然在炮火的轟擊之下、在他們一連的尖刀之下,損傷過半,但以人數相比,卻仍然是五比一,加上十幾輛坦克,力量就顯得十分懸殊。形同大軍壓境。

但蔣國盛放眼一掃,全連的每一個官兵都在嚴陣以待。

坦克炮彈呼嘯而至,有的落在陣地前,有的炸在壕溝裏。

卻沒有傷亡的報告。

蔣國盛感到欣喜。

這欣喜不為它,隻因接手陣地之後,張立仁就要求每人“狡兔三窟”。即每個戰士都有三個不同方位的掩體。個人如此,班亦如此,排亦如此。如此三窟下來,他們的戰壕就像一個八卦陣,足以迷惑敵人。

為了達到以假亂真的地步,有的在沒人的壕溝上擺上軍帽,有的移動假人,讓對方誤以為那裏就是主陣地,以誘來對方的炮火。

坦克的隆隆聲,越來越近。

日軍也狂喊起“哇呀呀”的衝鋒聲。

兩百碼。

一百碼。

蔣國盛一揮手,司號員馬上吹出反擊的號聲。

“轟隆”一聲大響,一條火龍在敵陣中騰然而起。

事前布下的火陣,頓然熊熊燃燒。燒得衝在前麵的日軍鬼哭狼嚎,一個個火人在四竄奔逃。後麵的日軍也慌了手腳,不知該往哪裏射擊。

一連的機槍、步槍立時掃出一片彈雨。

蔣國盛分明聽到身邊的孫晶英打一槍,就興奮地說一句,“死鬼子,我這顆子彈吃得甜吧。”

一口氣,孫晶英就撂倒了五六個鬼子。

真個是彈無虛發。

可蔣國盛已無暇欣賞孫晶英的神槍。

因為坦克已越過了火陣。

一些不怕死的日軍,也緊跟在坦克的後麵,發起了反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