崆峒山位居天北,南接隴山,東望八百裏秦川。山勢宏偉,峰巒起伏,雲蒸霞蔚之間高入九霄,有通天之勢。
當年廣成子遊到這裏,無意間得到一本神秘典籍。遂開山立派,正式創立太虛宮。八百年前,黃帝三上崆峒求道於廣成子,從此太虛之名響徹世間。
傳聞,廣成子三百歲修成大道。臨終之時,得九天玄女指引,入昆侖,登仙境,位列神班。
太虛宮經過數代傳承,當今掌門淩雲子道法高深,名震天下。其門下弟子已達千人,為修真界六大派之翹楚。
晨曦,第一縷光輝灑向大地,普照崆峒,使得萬物充滿蓬勃朝氣。崆峒山腰,澗泉激湧。一條瀑布飛流直下,從山澗緩緩流淌,蔓延至山腳。
飛瀑之上,一道紫芒踏著滄白的水波,穩穩落在斷崖邊上。
紫光退卻,露出一個長相俊逸的男子。一襲灰色衣衫,飄飄逸逸。頭束銀簪(zān),目光深邃,古銅色的肌膚上有光澤流動。那菱角分明的臉頰,俊逸之中,隱約間透著三分貴族之氣。
“大師兄,我就知道你在這裏!”一個清瘦的男子,目放精光,身穿一件褐色道袍,朝這邊大步跑來。他便是玉陽真人收入門下的第三個弟子,名喚朱逸群。
“三師弟,你找我何事?”灰衣男子慢慢轉身,望向朱逸群。
“快回去,師父叫你!”朱逸群氣喘著說道。
膳宗庭院,異香撲鼻。奇草仙藤,冷豔蒼翠。中間最大的殿閣,乃是宗主修煉的寧神殿,美輪美奐,琳琅滿目。大殿兩邊,是弟子居住的回廊小院。雖不及主殿金碧輝煌,但一眼望去,那雅致的閣樓,雕梁畫棟,巧奪天工。
灰衣男子來到殿外,默默抬頭,望著門上的匾額,隻見“寧神殿”三個篆字顯眼奪目。他深深吸了一口氣,推開殿門走了進去。
大殿之內,煙霧繚繞。兩邊牆壁,繪著十二上仙的群像,高達數尺,維妙維俏。最裏麵擺放的三樽神像,通真達靈,肅穆威嚴。
神像下麵,站著一個年逾半百的道人,負手而立。一眼望去,發鬢緊鎖,青袍裹身,目如辰星精光閃,氣勢如虹立如山。
這個道人正是膳宗的宗主,玉陽真人。他自從二十五年前,繼承宗主之位後,潛心修煉,立誌在有生之年光大膳宗。隻可惜造化弄人,多年來膳宗一脈日漸衰微,門下人才少之又少,其風頭早已不如同門別脈。
“不知師父喚我何事?”灰衣男子說著便躬身行禮,神色肅穆。
“林默然,你上山多少年了?”玉陽真人在主位上坐了下來,目光也停在了這個大弟子身上。
林默然尚在繈褓之年,就被太虛宮玉陽真人收養。五歲那一年開始學道,至今已整整二十五年。他不知師父為何會問起這個問題,微微怔了一會,道:“弟子上山已有二十五個年頭。”
白駒過隙,歲月流逝!二十五年來林默然從來都不知道父母是誰,這對他來說也是唯一的遺憾!